紫云英 张晴丹摄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右一)与农业专家查看紫云英生长情况。张晴丹摄
春风一吹百花开。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罗文花海绿肥景观现场,大片紫云英竞相盛开,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踏春赏玩,置身其中,犹如漫步在紫色的海洋,让人流连忘返。不只这里,记者实地考察看到,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赫山区衡龙桥镇以及南县中鱼口镇等湖南多地的田间地头,紫云英也已花开成海。
这一株株的紫云英不只是一道绚丽的风景,更是一种常见的绿肥作物,翻压入田可以提供养分、培肥地力。多年来,湖南省十分重视农田用养结合,绿肥作物一直是湖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肥源,对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月30日,全国稻田绿肥现场观摩及区域绿肥发展交流会在湖南省益阳市举行,多位农业专家参会,共商绿肥发展。
“湖南是传统的绿肥优势区域,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做得非常到位。从省政府到各个地市县联合协同,同下‘一盘棋’地发展绿肥。不仅美了乡村,也肥了稻田。”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恢复绿肥生产迫在眉睫
绿肥是一种纯天然、清洁的有机肥源,湖南省是绿肥生产大省,历来高度重视绿肥生产。湖南绿肥种植历史悠久,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最快,最高年份(1974年)种植面积曾达3000万亩、亩均鲜草达2000公斤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当时早稻肥源不足问题,为稳定发展双季稻、促进粮食生产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化肥供应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田效益下降等原因,绿肥生产持续滑坡,2011年种植面积跌破500万亩。”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长夏海鳌介绍。
绿肥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问题接踵而至。“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恢复发展绿肥生产迫在眉睫。”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聂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曹卫东介绍,紫云英具有很好的固氮作用,一亩地可产2000~3000公斤鲜草,稻田翻压绿肥后,即使减少30%~40%氮肥用量,也能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养分需要,对推动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土肥站站长田铁军给《中国科学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绿肥每亩可减少施纯氮5公斤,不仅能培肥地力,而且还能提高稻米品质及出售价格。此外,紫云英种子是很好的增收渠道,一亩紫云英可产种子约40公斤,纯收入400元,一个有200亩田的种粮大户,每年仅种子就可增收8万元。
实际上,湖南省绿肥种植利用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湖南省水田冬季主要种植油菜,面积约1500万亩,剩余近3000万亩均为冬闲田,如果利用好这部分田,可以更好地促进恢复发展绿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良种与技术相辅相成
目前,绿肥品种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缺乏是影响绿肥恢复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之一。
2008年以前,湖南省原有紫云英主栽品种为湘肥1号、湘肥2号和湘肥3号。然而,原有品种品性退化,市场上已无种子销售,完全依赖外省引进,严重影响该省绿肥恢复发展进度。
从2008年开始,针对湖南省原有紫云英品种严重退化、不具备市场规模,而外省紫云英品种存在盛花期早鲜草产量低,或鲜草产量高盛花期迟,与该省双季稻种植不匹配、抗逆性差和种子价格过高等一系列生产实际问题,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组建了绿肥研究团队,着力解决“种什么”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早花、适产、高养分含量’的紫云英新品种育种目标,通过国家种质资源库提取和湖南省各地逸生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两个手段,连续5年多地观察,系统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湘紫系列’新品种:湘紫1号、湘紫2号、湘紫3号和湘紫4号。”聂军说。
传统手工播种劳动成本高,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中绿肥大面积推广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现状。2010年开始,该团队在机械化、轻简化生产上做了多年探索,着力解决“怎么播”的问题,效果十分显著。
他们在一种便携式手摇播种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研发了电动播种机,一次充电可工作8小时左右,理论上每小时24亩,每天可播种面积近200亩,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人每天至少可播种150亩。
在稻区绿肥生产过程中,开沟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难题。从人工开沟、用牛开沟,到利用小型拖拉机相继研制出的第一、二、三代稻田开沟机开沟,均因种种不足,难以大面积推广。
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团队进一步研发出粉碎抛撒式小型开沟机,每台每天可开沟30亩左右。其第五代开沟机可在任意稻田水分条件下开沟,效率可达200亩/天。
曹卫东表示,湖南省从水稻高茬收割、绿肥播种、绿肥开沟、绿肥翻压,到绿肥种子机械收获等,展示了一系列技术,是一套闭环的机械化、轻简化设备体系,从技术上为绿肥发展提供了支撑。
值得一提的还有稻草—紫云英协同利用技术。水稻是湖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绿肥则是水稻生长的“小帮手”。记者在南县的一些稻田里看到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种植模式,这也是目前绿肥体系主推的措施之一。
“紫云英在生长前期,高茬稻草能为其提供庇护场所,而且有利于保水保温。随着紫云英生长,稻草腐解过程中可以释放一些碳,碳是一种能源物质,也是微生物的养分来源。紫玉英与高茬稻草协同利用种植,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紫云英根瘤菌生长,提高固氮效率,从而提升土壤有机质,帮助水稻生长。”曹卫东说。
执着坚守,任重道远
湖南省绿肥种植模式为绿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经验。但是,我国绿肥生产长期滑坡,历史欠账较多,未来发展依然充满重重困难。
“目前,绿肥发展第一大瓶颈是种业市场。”曹卫东表示,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希望可以通过绿肥体系来架起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让信息对称、沟通顺畅,同时希望国家可以加大投入,以小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促进绿肥生产”。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的现状,也是阻碍绿肥推广的“绊脚石”。湖南省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抓新型经营主体。“未来,农民合作社是我们发展绿肥的主要载体,它们的规模大,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更容易发展起来。我们鼓励绿肥体系的各个综合试验站去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曹卫东说。
除此之外,绿肥体系接下来将延伸产业链,后期会从健康农产品的产业角度来发展,比如发展优质有机稻米、果品、蜂蜜、蔬菜等,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来突破。
谈及做绿肥的心得体会,聂军指着自己用十年时间辛苦耕耘的绿肥示范基地说,“做绿肥靠的就是一种执着、坚守的精神。”种植绿肥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新区种起来较为困难,但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坚持,效果会越来越好。
“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精心谋划、加大投入、凝聚共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绿肥生产不断推进,真正将绿肥产业打造成新时代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夏海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