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李宇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1 9:23:40
选择字号:
华南师范大学等揭示美洲大蠊发育可塑性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李宇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教授李胜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詹帅等合作,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水平上诠释了美洲大蠊的发育可塑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该成果从基因组和基因功能上揭示了美洲大蠊被称之为“小强”的分子秘密,是再生生物学的理想模型;并在基因组水平上为蟑螂进化为白蚁提供了重要证据,在昆虫宏进化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美洲大蠊具超强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旺盛的生长、生殖、解毒和再生能力,素有“小强”之称。相对果蝇等模式昆虫而言,美洲大蠊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显著滞后。

目前,研究人员分别以衣鱼、美洲大蠊、果蝇作为不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代表昆虫研究变态发育的演化规律,完成了美洲大蠊3.4G基因组测序和后续拼接与注释工作,其中60%左右为重复序列,预测到了21336个蛋白编码基因。

结果显示,美洲大蠊的进化地位介于德国小蠊和白蚁之间,遗传距离与白蚁更近,为蟑螂进化为白蚁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证据;具有摄食谱广、解毒能力大、天然免疫机制强等适应外界恶劣环境的特点;不仅生长生殖能力强,而且可塑性高,并部分解释了断肢再生能力的发育机制。

《中国科学报》 (2018-03-21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