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成为两会热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也成为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我们特别希望更多有知识、掌握科技的人才来到农村。”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说起科技如何改变了他所在的白塔村,欧阳华重点介绍了旅游业。“我们和江苏有线合作,投入800万元打造了高科技高端游客中心,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服务。”他说,游客在手机里就能查询到农家乐的地址、具体种什么等信息,还可以直接跟农户交流。
“未来乡村的规划一定要科学,高效农业中的生产种植、产品销售都离不开科技。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现代农业肯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欧阳华动情地表示,“我做了20多年的村支书,感觉在农村做事是最有成就感的,所以我希望各级政府能出台一些激励措施,让年轻的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他们的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也用事实说明了科技的力量。201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出新型青稞品种每亩增产50斤左右,云南元谋等地还建立了冬季也能使用的现代化青稞育种基地,这些都成为西藏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少不了农业科技的力量。”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则从更高层面阐述了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从农业国际竞争看,发达国家利用农业高技术垄断挤压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趋势愈加明显。我们要搭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车,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
如何实现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陈萌山认为,要“软硬”并重。“软”是指要有科学的规划统筹、科学的发展结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硬”主要是指要有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创新农业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等一批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农业智能装备等一批颠覆性前沿技术,转化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新品种、新肥料等新产品。
陈萌山建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特性,优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方案,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增强农业科技供给能力,建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不同渠道资源,引导和资助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重点攻关、持续研究。
此外,陈萌山表示,加大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重要举措,要提升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科技的倾斜强度,探索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的机制和办法,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