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6 10:08:11
选择字号:
改革开放40年·高教风雨路

 

■本报记者 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见习记者 许悦

1978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科教事业的春天就此展开。而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复苏与发展,无疑是这场变革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领域。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校在汲取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吹响了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号角。

在隆隆响起的改革春雷声中,高等教育这艘“大船”业已经历了40年的风浪考验。那么,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段,它又有哪些镌刻于心的记忆呢?


 

钱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全面复兴

背景

在这约10年左右的时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完成了在制度体制层面上的初步重建,很多对日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制度设置,也在这个时期登上或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如高考制度、学位制度、学分制度等等,而在这种改变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渴求与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在上世纪末便逐步开始了市场化的探索,可以说,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应该算得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纯精英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依然处在象牙塔之中,此时的改革也更多地保持了高等教育的某些“纯真性”。这一点,对于目前依然处于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我们来说,其实是有着别样的借鉴作用的。

声音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多年前,由邓小平提议和决策,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从此,中国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逐步恢复了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那时,在中央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全国高等教育战线百花齐放,各个学校都积极开展改革的试点。大有英雄比武之势,像上海交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工资制度“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华南理工学院的理工结合,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这都是很先进的理念……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改革措施,大部分都是那个时代推出来的,至今还为许多高校所效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刘宏:如果没有恢复高考的政策,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的命运以及中国的命运将完全被改写。

委员点评

自改革开放到80年代的这段时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恢复到繁荣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项改革,但驱动这些改革的核心力量,几乎都来自于当时社会对于人才和知识的极度渴求。“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中国”是那段时期的真实写照。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面临着和80年代十分类似的人才需求背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80年代,鉴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于人才的使用和评价都更加直接,不会太多地考虑“学历”“头衔”等因素,只要是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都会为我所用;在人才的考核和评价方面,也是更加看重其发挥的实际作用。反观今日,我们可以利用的人才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当初,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愈加重视某些头衔和“帽子”;在人才评价上,也更多地将权重片面放在一些诸如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指标上,这其实并不利于我们对人才的充分利用。在这方面,80年代的某些做法和态度,其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王尚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上世纪90年代,重点高校遴选白热化

背景

1949年,我国高校仿照苏联模式院系调整以后,一直采用行政主导的财政体制办学。随着体制弊端逐步暴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自90年代开始,政府改用“工程”拨款的方式办高校。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211工程”“985工程”毫无疑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中央政府立项和推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它们的目标层次及建设任务虽然不同,但都旨在通过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大学及其学科的质量水平。

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巨额投入,我国一批高校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211工程”“985工程”身份标签化,却又从此引发了考生择校、就业歧视、高校拨款等一系列公平问题。

声音

河南大学原校长娄源功:河南拥有近一亿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艰巨、潜力巨大,但没有一所“985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河南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按人口来评定,河南应该有两到三个“985工程”高校。

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在就业领域,名牌大学不应成为求职者的准入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非“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不能胜任哪些工作。用“院校门槛”来区别对待“211工程”和非“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委员点评

在9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很难在本专业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不是不想发表,而是研究没有与国际接轨,学术研究思路、成果表达方式都没有接轨。现在,我所在学科的每位教师每年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文章,文章数量已经基本与国外教授持平。尽管我国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还不能令人满意,但这种科技文章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也是一种进步,更重要的是为原创性成果产生奠定了“数量”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211工程”对我国重点高校科技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

全国高校都非常想申请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因为进入这些工程给本学校甚至每位教师带来的切身利益都非常明显。最直接的利益是能够得到比其他院校更充裕的资金支持,可以购买更好的教学科研设备,更容易产出高水平成果。第二个利益是生源质量明显好于非“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工作。即使是现在,是否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还是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进人条件。资金、生源、学生就业这三项指标对任何大学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没有哪个高校不尽其所能去争取进入“211工程”或“985工程”。

“211工程”“985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给高校贴上了标签,分成了甲乙丙组,给予不同组的高校不同的支持和环境。在看到“211工程”“985工程”对我国重点大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这个工程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竞争机会的不平等。对于非“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而言,在失去资金、生源、学生就业等优势之后,通过竞争赶超的机会微乎其微。教育公平不只是一个理念,更重要的是发展动力。如果有一个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每个院校都能够在发展中相互竞争、都能感觉到竞争压力,这将给我国高校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王立峰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本世纪00年代,高校扩招与内涵式发展

背景

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当时政治、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原因推动的。不过,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直到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持续13年的高校扩招终于被叫停。

声音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秦绍德:高校扩招的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进入初步小康以后,普遍有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大学扩招使我们从一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全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展开的是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路程。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大志:1999年高校扩招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国家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大批社会建设者、满足老百姓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的考虑。然而,13年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高校负债、大学生就业难。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从整体看来,大学扩招既无大致规划、也无明确目标、更无具体方向。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扩招也就成了无的放矢的盲目扩大,无法实现最初愿景和目标,并且还导致大学培养不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

代表点评

我国的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直到2008年以后稳中有升,可以说扩招的高峰期持续了大约10年。之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认为,无论是高校扩招还是内涵式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1999年到2008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对应的时间恰恰是我国以GDP为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指标、GDP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说,高校扩招从几个方面对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大幅提高了人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和公民的素质;二是1999年前后大规模下岗潮开始,高考扩招缓解了就业压力;三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不过,扩招稀释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确实有所下降。

但总的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扩招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整个社会的素质确实因为扩招而有更快的提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则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高岭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

本世纪10年代,自主招生探索在路上

背景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校自主招生,旨在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固有模式,为高校和广大学子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从自主招生实施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间,变革剧烈。自2008年始,北京市查处的高校腐败案中近一半涉及招生、人事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就曾因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收受贿赂问题被举报,而暂缓了一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被统一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导致“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取消。

自主招生政策的探索之路波折不断,这条路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完善。

声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高考自主招生腐败的原因,就是来源于权力不受监督,就是没有其他一方来监督这个权利。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有问题,是这个自主有问题。其实不是这个自主有问题,而是原来的制度基础有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自主招生的方向是对的。高校招生考试越多元越好。为什么天天期盼高校招生考试多元化,可等到多元化来了又否定它呢?

代表点评

自主招生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的多元化发展很有意义。

在我国,由于受到自身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多事情一旦放开就有可能变得混乱无序,但是控制得过紧也不可取,因此对于度的把握很困难。作为大学教育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应该相对多元化地发展、自主发展,这样才更加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像自主招生这样的招生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考的一种补充。自主招生应该在可控的和有效的管理下适度地扩大范围,让每所学校都在该政策下受益。

如今,我国高校都在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它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发展自身,不再是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这为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一定的发展条件,使得它们可以在有特色的学科方面得以加强并形成其优势,打破以往“985工程”“211工程”的身份限制,让学校不再简单地追求规模大、追求综合性,而是转为强化自身的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而个性化自主招生对此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一种支撑,更有利于学校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进行定向培养,让每个学校的特色优势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总体上来看,自主招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双一流”发展的理念。

当然自主招生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就我国自主招生的现状来看,程序性、公开性还需加强。首先是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公开透明,体现公平性。其次每个高校都要认真研究招生的考核、选拔的标准、内容、可考性或可评判性等关键点。一些内容如果过于僵硬,就会失掉自主招生灵活的意义,失掉挖掘特殊人才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规定方面的限制,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也会带来问题,所以要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能将以上几方面做到位,我们就能够做好自主招生这件事并且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中国科学报》 (2018-03-06 第5版 大学周刊)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