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24 9:06:04
选择字号:
科研众筹:“潜力股”也要控风险

 李江

 

杨国梁

●科研众筹要想成功实现,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科研众筹要想发挥潜力,还是要时刻关注其风险因素,最大程度规避可能的负面作用。

■本报记者 韩天琪

“众筹”(crowd funding)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兴概念,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词频频被创业界、资本界及政府部门使用,充满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味道。

对于公众而言,产品类众筹和公益类众筹已然不陌生,但科研众筹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社会公众,都是一个新鲜事。科研众筹能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挥什么作用?它又是否可行、有何风险呢?

“小科学”时代的打赏和

“大科学”时代的众筹

“在中世纪时,科学研究是有钱有闲人的‘玩物’,科研的回报主要是来自皇室或贵族的打赏。”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李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在历史上,有很多依靠皇室或贵族打赏而从事科研活动的科学家。“比如数学家高斯,他一直接受一位贵族的科研资助。还有微积分中著名的洛必达法则,也是一位名叫洛必达的法国贵族资助伯努利兄弟作出成果后的‘冠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杨国梁告诉《中国科学报》,“小科学”时代的科研活动主要依赖于这种打赏模式。“只要资助人对科学有一定兴趣,也有财力支撑就行。这种资助在‘小科学’时代是以私人之间协商达成的。”

不过随着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变成了政府和企业。基础研究由于其公共属性或国家战略需要一般由政府资助,而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往往由企业进行投资。

在李江看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不再是有钱人的‘玩物’,而逐渐变成一种职业。政府资助会有自己的倾向性,企业投资以回报作为出发点,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政府或企业不一致时怎么办?”

李江认为,科研众筹有可能成为现有科研资助制度的一种补充。

科研众筹何以可能

“显性”的回报(不管是实体性质的还是公益性质的)是众筹项目得以进行推广的前提条件。但科研众筹与产品类众筹和公益众筹不同。科研项目的成果通常并不能提供显性的产品给支持者。很多科研众筹能够给予支持者的无非是一个篇尾致谢、一个共同署名权、一个印有项目商标的T 恤或杯子,或者一个参观实验室、共进午餐的机会。这样的项目回报真的能够激发公众的兴趣吗?

科研众筹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个案例要属2013 年美国行星资源公司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 上发布的一个ARKYD太空望远镜项目。该项目计划筹集100 万美元项目资金,用于发射一个小型太空望远镜,并为众人提供在轨道上拍摄天体和小行星的“自拍”服务。短短几个月时间,该项目就成功筹集150 多万美元,有多达1.7 万人为该项目提供了额度不等的资金支持。

此外,李江还举例说,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食品安全、健康卫生等科研领域相关的项目最有可能引发公众进行科研众筹的兴趣。“比如如果很多人对市面上的防雾霾口罩不满意,而现在有一个研究团队很厉害,科研成果非常好,研究实力非常强,现在这个团队想做一款新型的口罩,为了试探市场反响,发起科研众筹,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很大。”

由于科研众筹的对象是普通公众,要想实现众筹的目的,只能以公众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作为前提。

关注科研众筹的风险因素

2016 年6 月,行星资源公司宣布取消ARKYD太空望远镜项目并全额退还支持者的捐款。这给我们展现了科技众筹的潜力,也让我们意识到科技众筹的风险。

杨国梁表示,科研众筹要想成功实现,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一是‘大科学’时代要求的科研投入比较大、持续周期也比较长,科研众筹能否保证资金的充足和稳定?二是科研众筹的对象如果是普通公众的话,他们对科研的鉴别能力无法达到专业的程度,也可能并不关心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的科学研究。三是成果的确权问题,有些科研成果是有成果转化价值的。通过科研众筹的方式做出的科研成果归属何处呢?第四,存在监管问题。政府和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有专业的申请、考评、成果展示和经费监管环节,而通过科研众筹获得经费的项目如何进行监管?第五,科研众筹发起人的资格问题。政府和企业资助的科研人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科技众筹如何保证‘民科’被排除在资助范围之外?”

李江坦承,相对今天的科学基金资助模式,科研众筹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科研众筹的方式还停留在讨论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

“在未来,科研众筹可以成为科研资助制度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主流。”李江说。

尽管如此,杨国梁提示,“科学研究资助体系的基本逻辑是同行评议,目的就是保持其专业性和制度化”。可见,科研众筹要想发挥潜力,还是要时刻关注其风险因素,最大程度规避可能的负面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8-12-24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