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部 发布时间:2018/12/13 10:49:50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在结构超滑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摩擦、磨损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是造成能量损耗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关键技术发展的瓶颈。两个固体表面直接接触并做相对滑动,摩擦几乎为零的“结构超滑”现象有可能成为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实验条件过于苛刻,从理论上“证明”纳米以上尺度结构超滑难以实现。

在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尺度光学、电学、力学高分辨检测研究”、“纳米界面超润滑检测技术与机理研究”的持续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结构超滑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2008年,清华大学郑泉水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微米尺度结构超滑。

2012年,郑泉水团队证实了这一现象,从而颠覆了人们的有关认识。雒建斌院士研究团队在固-液界面极低摩擦研究领域同样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基于上述研究成果,2018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暨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泉水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之一,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题为“跨尺度的结构超滑和超低摩擦”(Structural superlubricity and ultralow friction across the length scales)的展望综述,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全球结构超滑研究正处于加速增长期,相关成果有望加速智能制造、能源等领域变革性技术的产生,为未来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