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3 9:57:40
选择字号: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有孔虫揭示晚二叠世拉萨地块是独立体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系统地研究了西藏措勤地区阿多嘎布剖面下拉组顶部的有孔虫动物群,发现拉萨地块稳定的二叠系层序以及动物群,与北面的南羌塘地块以及南面的喜马拉雅都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因此,研究认为拉萨地块在长兴期时是介于班公湖—怒江洋与新特提斯洋之间的一个独立块体。近日,该成果发表于《远古世界》杂志上。

青藏高原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地质构造背景十分复杂。地质历史时期各个板块地理位置存在较大差异,这也造就了各个板块动物群面貌的特殊性,二叠纪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已被证明是推断西藏各个地块的古地理位置的有效手段。

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含植物的陆相地层,因而认为拉萨地块晚二叠世已隆升为陆。但近年来陆续在拉萨地块报道了晚二叠世的海相地层,对传统观点形成了挑战。然而,这些海相地层中的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缺乏系统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研究员张以春等通过研究相关有孔虫动物群发现,这些动物群所在时代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该动物群最典型的特征是缺少了同期低纬度区常见的暖水Palaeofusulina蜓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拉萨地块上以及拉萨地块以南的地块上,都未曾报道有这类蜓类动物群,但当时的南羌塘西部却有Palaeofusulina的报道。

这表明南羌塘地块在长兴期时已进入赤道附近的暖水区域,但拉萨地块未进入,进而意味着班公湖—怒江洋此时已有相当的宽度,这和研究团队之前取得的认识一致,即班公湖—怒江洋在中晚二叠世以前就打开了。(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DOI: 10.1016/j.palwor.2018.10.007.

《中国科学报》 (2018-12-03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