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华雨和陈学思报道了一种多功能诊疗纳米颗粒,其可同时实现“增强渗透滞留”(EPR)效应和体内快速清除功能。该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具有诊疗功能的纳米颗粒在临床转化中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具有适宜尺寸的纳米颗粒可以具有较好的EPR效应,从而在肿瘤内蓄积,但可能引起潜在的体内毒性。较小纳米颗粒虽能实现快速肾清除,但其肿瘤蓄积和滞留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EPR效应和肾清除之间的两难问题限制了纳米颗粒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基于以上背景,陈学思、田华雨团队通过“引入去铁胺(DFO)触发的动态解组装策略”来解决纳米颗粒瘤内蓄积与快速肾清除之间的“两难”问题。这个策略具有如下优点:(1)纳米颗粒由如下成分构成:食源性蓝靛果中提取的天然花青素、体内本身含有内源性铁以及聚谷氨酸衍生物,可以保证该纳米颗粒体内应用的安全性;(2)该纳米颗粒具有光声和磁共振双模成像功能,且在此指导下,可实现精准的光热治疗;(3)该纳米颗粒在DFO作用下,具有动态解组装能力。
陈学思表示,该工作为纳米医学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综合解决方案。(沈春蕾 于洋)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21/acsnano.8b03525
《中国科学报》 (2018-11-26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