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11/18 23:46:15
选择字号:
如何才能拯救“近视大国”的孩子们
《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发布

 

 
 
 
 
 
“近3成的学生用眼距离不到20厘米”“超过一半的学生单次连续用眼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这些统计数据来自今天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联合在长沙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发布会上,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杨智宽表示,根据报告的结论,可以从孩子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时环境光照强度、户外活动时长和用眼角度这五个维度,更科学地防控近视。
 
此次发布的《报告》,是依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对22911名6-17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用眼行为数据搜集,对1.8亿条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的。
 
《报告》显示,在被测试学生中,目前仅有45.4%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一尺,28.3%的学生用眼距离甚至低于20厘米。
 
83.2%的受测试学生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40分钟,其中超过120分钟的占到了53.5%。
 
随着年龄的变化,仅有6-9岁的受测试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长能达到1小时,10-17岁的学生活动时长均不足1小时,且年龄层越大,户外活动时长越少。
 
据介绍,标准用眼角度为±5°以内(保持上半身直立、目光直视的正确坐姿),但多数的学生在1天的用眼行为中,98.3%的用眼角度时间在±0-15°之间,1.7%的用眼角度时间超过±15°,属危险用眼行为。
 
33.7%的受测试学生在环境光照不足200lux下用眼。据介绍,标准用眼光照环境应该是在室内除房间正常光源外,再补充一个台灯光源,否则容易造成眼睛的负担。
 
此外,《报告》显示,在周六日,学生用眼距离比在校期间更近、阅读环境光照更暗、户外活动时间更少。
 
《报告》还呈现出一些地域特征和城市差异。比如,一二线城市学生比其他城市学生用眼距离更近、用眼时间更长,阅读环境光照更好;但在户外活动时间方面,其他城市学生还不如一二线城市学生。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吕帆表示,“研究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城市差异,可以更好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地域化地落实国家近视防控工作,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不过,吕帆指出,如果要做出更好的政策建议,两万多的样本数量显然还不够。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首次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并强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杨智宽介绍,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74.4%、83.3%和87.7%。“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参与《报告》发布会的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系教授Kathryn Saunders介绍了儿童近视在北爱尔兰的发生率,大约不超过20%。她还表示:“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以及高度近视发病率的情况来看,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大约20%日后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而高度近视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白内障、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
 
数据统计显示,每100位高度近视患者中至少有一位会因高度近视而致盲。因此,预防近视、控制低度近视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就显得至关重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