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王利刚等人带领库伦旗中学生户外活动
心理所团队走访贫困户。
“棉花糖实验”
“爱人可能工作上遇到了问题,你发现他/她情绪很不好,怎么办?”台下近200位来自村镇的基层妇女工作干部,齐刷刷望向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眼神写满期待,想知道自己心中答案是否最科学的方案。
日前,中科院北京分院“扶贫扶智扶志”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举行,作为活动内容之一,陈雪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妇女公益讲座。
心理扶贫也许是许多人没有听说过的,但你得承认,贫困并非仅仅包括经济问题,其中更涉及心理、教育、健康等各个领域的问题。由心理所挑大梁的心理扶贫工作,备受库伦旗政府和百姓认可,成为中科院北京分院精准扶贫的特色和亮点。
扶贫:从破冰到备受信赖
在北京分院前期部署下,心理所助理研究员王利刚等人,2016年起主动前往中科院定点扶贫地区库伦旗开展社会实践,结合贫困心理学对贫困户、扶贫干部给予关怀。
“我们正迷茫无助时,中科院送来了精准到位的免费科技大餐。”库伦旗妇联主席顾秀英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要扭转惰性严重的社会风气、唤醒家长的教育期待,靠缺乏专业背景的志愿者难有成效。王利刚等人的到来打破了局面,他们通过走访、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收获明显效果,群众接纳程度也很高,王利刚曾连开5场家长讲座,场场爆满。
去年深秋的一件事,令顾秀英更加感到心理学能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那是在库伦旗先进苏木马营子村,成诚(化名)一家正因为孩子突然放弃高考一筹莫展。孩子原本成绩优良,如果考上本科院校每年可获得4万元救助金,也是家庭脱贫的唯一希望,却突然弃学,下地秋收去了。顾秀英做了几次工作都是“白念经”,于是请王利刚接手。王利刚与孩子谈了近1小时,没过几天孩子就积极复课了。
目前心理所的扶贫工作还推动着当地心理学人才储备,进而从教育领域对区域脱贫产生深远影响。
扶智: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户是否存在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的。王利刚介绍,根据调研和“延迟折扣”等心理学实验的结果显示,当地贫困人群一方面容易短视,得到一笔钱只会用于眼前消费,而不肯用于投资或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就是管窥,视野狭窄,欠缺脱贫意愿。
那么,成人陷入贫困所表现出的决策特征或思维特征,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孩子?答案让人高兴不起来:贫困存在代际传递。
在知名的“棉花糖实验”中,当地贫困孩子更容易提前吃掉糖,与成年贫困户不愿考虑长远投资如出一辙。
“针对这些发现,我们找到了一些干预靶点,一方面是对贫困家庭劳动习惯的建议,另一方面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王利刚举例说,从要求农户着装洁净、对他们提出储蓄要求,到规划好农耕安排印在挂历上统一发放,心理所团队提出了各种建议,希望能帮助农户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对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是第一干预手段,越早介入效果越好。美国政府的“开端计划”就是利用早期教育资源去帮助贫困家庭的婴幼儿,在我国库伦旗,心理所则启动了“中国儿童启睿计划”。
计划发起人王利刚介绍,心理所团队与当地教体局合作,选取了5个试点幼儿园,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具和游戏方式,探索对贫困儿童的早期干预,对于小学和初中也分别设计了心理课程,建立孩子们自我管理、负责有爱心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引起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扶志:最难,却也大有所为
“中国儿童启睿计划”在库伦旗获得当地政府和百姓认可,然而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固化服务内容、建立相应标准。但将心理学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心理所不仅正在做出尝试,更将之视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契机。
“自心理学科创建以来,一直在西方国家的理论、实验方法等范式中发展。而精准扶贫极具中国特色,在扶贫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最底层、最基础的问题,再以解决的问题促进学科发展,那么学科的发展道路一定是中国独有的。”陈雪峰认为,“精准扶贫为心理学科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其他学科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也会毫不犹豫抓住它。”
目前为止,扶“志”的工作最难推进,代代相传的贫困思维想要扭转并非易事,但心理学家们并未就此气馁,扶贫扶智扶志也正是心理学科可以大有所为的一项工作。
“思想认识的改变往往比较困难。”依据心理学“知—信—行”模型,对贫困人群的帮助必然会经历3个阶段:掌握相关心理知识、建立脱贫信念,然后才可能实践脱贫行为,陈雪峰对本报记者表示,“效果也许不能马上见到,但心理学在扶贫扶智扶志工作中一定会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