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科学与产业论坛是昨天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首日的重头戏。
这一选择蕴含深意。去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张江实验室,初期拟采取“1+2+1”布局,其中第一个“1”代表的正是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
从试运行至今近10年的上海光源,到今年4月开工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一个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已成为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科学地标。
基础科学的创新和前沿问题的探索,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到2030年,张江实验室将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涌现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解决一批国家急需的战略核心技术问题,为上海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集聚科技资源,举全市之力建设光子大科学设施,是上海高瞻远瞩的一次部署。
上海光源亦不负众望,不管是从用户数量还是装置性能来说,不仅领跑全国,同时也处于国际上同类装置的第一方阵。借助上海光源,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探索出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丁洪研究员发现隐藏了80余年的 “幽灵粒子”外尔费米子等。上海光源现有13条光束线站投入运行,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40条线站建成并向用户开放。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是我国第一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目前正在进行工艺设备的加工、采购,预计2019年底建成和开放使用;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计划在2025年建成,承建单位是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项目共建单位。
上海的未雨绸缪,不仅表现在对光子科学大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上,还有相关产业的布局上。
记者近日获悉,由张江实验室牵头承担的硅光子市级重大专项在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具备了光芯片流片能力,预计今年年内,我国第一条硅光子研发中试线将在上海建成。
去年,上海市政府将硅光子列入首批市级重大专项,布局了硅基光互连芯片研发和生产。此举,正是为了在上海打造硅光子芯片全产业链,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力争使上海成为硅光子这一战略领域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