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月宫365”实验第二次换班仪式。4名大学生志愿者自2017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至今,已在舱中连续驻留了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据“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红介绍,“月宫365”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自2017年5月10日实验开始至今的260天里,“月宫一号”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按照换班流程,当日下午,舱内的第二组志愿者与此前曾进驻实验舱的第一组志愿者进行工作交接,后者将在“月宫一号”中驻留105天。
据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球/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据悉, 2013年10月,刘红团队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验证系统“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王之康)
《中国科学报》 (2018-01-30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