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喻思南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1/29 13:45:12
选择字号: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影响因子还不高 缺好稿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8日,由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蓝皮书》也给出了建议。

总量已达5020种,英文期刊增速明显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办的科技期刊总量已达5020种,覆盖理、工、农、医等各个领域。其中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近年来呈加速发展态势,目前的30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有99种为2010至2016年之间创办。

“我国科技期刊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大幅增加,中国的学术论文无论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给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蓝皮书》还分析了5020种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情况。统计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4381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15本期刊,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期刊总数的83.75%。

在载文量和影响力方面,《蓝皮书》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显示:2011—2016年所收录1200种期刊的刊均载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252.19篇降至2016年的215.72篇。但与此同时,这些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总体呈小幅上升态势,年均增幅约为5%。

《蓝皮书》还定量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情况。比如,通过对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国内外发文情况研究发现:2007—2016年我国的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占同期全球论文总数的1.68%。同时,我国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5.86,是同期中国全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12.80)的45.7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SCI收录期刊的论文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

《蓝皮书》显示,我国优势学科的高水平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数据显示,2007—2016年中国机构在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发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此外,同期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仅占中国全部论文总被引次数的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作者把大部分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的期刊上了。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品种数量不断增长,学术水平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代表我国学科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但与此同时,由于国际期刊出版机构对我国学术资源和市场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本土科技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提升和自主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王恩哥说。

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难以满足科研产出的需要

“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刊物的学术质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办刊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我国在数量上可称为科技期刊大国。但是,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与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不相匹配。”……这是《蓝皮书》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的总结。

王恩哥说,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蓝皮书》显示,我国的科技期刊总体上还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时代,集团化建设步伐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即使有些期刊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也大多处于依附地位,在期刊运作的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难以得到提高。

这与我国当前期刊管理体制有一定关系。王恩哥说,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的三级管理体系。由于主管主办单位多元化,科技期刊多部门交叉管理,自身产权、所有权等不甚明确,办刊经费更多的是要依靠上级拨款,资助或者版面费收入,跨主管、跨主办、跨地区、跨行业的出版资源整合较难推进。

“科技期刊质量还与一国自身科研实力密切相关。我国科技期刊要发展,需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支持,更要依靠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王恩哥说。

王恩哥同时表示,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科技期刊已经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科技期刊正常发展是1978年开始的,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与飞跃仅仅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缺乏优质稿件一直以来是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现有的科研评价导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

《蓝皮书》分析指出,尽管我国已经有部分学术期刊进入到国际一流刊物的行列,然而大部分中文学术期刊在被认可度上仍然无法和国外期刊相提并论,科学家需要在更高声誉的国际主流英文刊物上发表论文才会被同行认可,因此国内优秀的研究者很少会将优秀的成果发表在国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上。

有专家表示,当前科研管理中过分看重SCI等国外数据库收录评价导向,一些高校院所还对在国际知名的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予以重奖的方法,这些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优质的稿件外流,进一步挤压国内优质期刊的空间。

呼吁建立理性、科学和指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要拥有一批能在全世界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

专家表示,高质量的期刊还能引领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利用全世界的科学资源,是科技话语权的重要体现。“自2015年以来,上至国家部委,下到科研院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国家财政对期刊的投入力度也大幅增加。”王恩哥说。

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着重加大对国内英文期刊的支持,目前已卓有成效。针对优秀论文外流等问题,2015年11月,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共同发布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便于国内学术界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

有关部委和部分科研机构已开始采取措施,支持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2016年5月,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由原来的“限填20篇,其中国内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改为“限填30篇,其中国内论文不少于10 篇”。国内期刊论文数量要求提高,且比例由1/4 增至1/3。与此同时,第七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从2019 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性著作中,至少应有1篇在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

《蓝皮书》还呼吁要建立理性、科学和指标多元化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针对分散办刊、同质化等问题,《蓝皮书》呼吁,在办刊机制改革中,应注重加强学科、地域等方面的联合,努力实现同一主办单位的科技期刊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以学科集群形式强化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蓝皮书》还认为,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充分了解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进而总结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有优势及特点,有助于科技期刊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王恩哥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