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设科学家雕塑 以科学家命名道路 |
刘忠范院士:怀柔科学城建设要突显科学文化要素 |
|
本报讯(记者 任珊)作为一名新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将提案瞄准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他表示,真正的文化应散落在大街小巷中,怀柔科学城、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建设要突显文化要素,比如在怀柔科学城,可增设科学家雕塑,以科学家命名道路,把“街巷文化”理念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
刘忠范认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应该将重点从文化设施建设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建设,从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的“市场文化”建设转向关注“街巷文化”建设。
“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拥有故宫博物院、天坛、颐和园等大量名胜古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但这都是填鸭式的文化灌输,固定在某一场所,参观完就走。”刘忠范表示,像中关村大街上的DNA模型、王府井大街上唯一的张秉贵雕塑,这类雕塑在北京街头难得一见,真正的文化其实就应该散落在大街小巷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
去年八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启动了“文化北京专项行动”项目,调研了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城市副中心、后英房胡同等地。刘忠范建议,应充分体现怀柔科学城的科学文化元素,展示中国人的科学自信,比如考虑增设科学家雕塑,命名钱学森大街、李四光路等,同时把怀柔的地域历史文化挖掘展示出来。在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把每一寸记忆历史的遗存、遗迹都保护和展示出来,把整个城市变成体现丰厚历史积淀的博物馆。刘忠范建议以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为切入点和试点,再从新城扩展至老城,从郊区到核心区推广。
刘忠范称,在未来公共设施“留白增绿”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为“留史增青”,让那些为民族和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永留北京大街小巷书写的史册之中。保留老四合院、老街巷,让它们成为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