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16时45分,燃烧了8天的“桑吉”轮在距离事发水域位置东南约151海里处沉没。
“非常痛心。”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严志宇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心情很沉重,“船只一旦沉没,溢油更难控制。”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月6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号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轮全船失火。1月14日中午12时左右,“桑吉”轮突然发生爆燃,全船剧烈燃烧,火焰高达800至1000米左右;剧烈燃烧后,“桑吉”轮完全沉没,船舶溢出的油仍在沉没海域燃烧,现场一片火海。
“沉没是最不希望发生的结果。”严志宇表示,船体下沉后所载的凝析油还会继续泄漏,相比在海面上溢油会有更多的油进入水体。加之,凝析油质量比较轻,会通过水流扩散,呈发散状上浮水面,影响范围扩大,较在海面漂浮更难控制。
“从海底缓慢泄漏,影响可能是长期的,而且会给控制和监测带来很大的麻烦。”严志宇直言。
油船沉没后该如何应对?严志宇认为,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
“首先,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因为燃烧带来更大的火灾,可以利用防火材质的围油栏控制火势蔓延。其次,监测油污带的漂移路径,在到达一些敏感区域之前用分散剂加以处理。”严志宇说,“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只能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让危害减到最小。”
截至记者发稿时,国家海洋局海警2901、2146船继续在事故海域开展搜救与监视监测。经现场监测,因船体爆燃,大量油污在周边海面燃烧。
对此,严志宇表示,适当燃烧其实也是控制油的一种处理方法,但这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燃烧产生的有害成分会进入大气。此外,燃烧后会有残留物,也会危害水体。残留物还会随着水流漂浮,进而对周边的渔场养殖产生污染。她建议,后续应对附近渔场的海产品加强检测。
据悉,国家海洋局将进一步加强空-海立体监视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并针对沉船溢油开展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溢油分布、漂移扩散状况,有效做好事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