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蛾
有的幼虫用枯叶制成不规则的蓬蓬裙;有的自制丝绒包臀长裙,外加草片装饰;有的在枯黄的长裙外面加上了青翠的披肩。
■邹桂萍 赵序茅
7月,国内大部分地区暑气逼人,但是如春的云南迎来了雨季,天气更加清凉。一次雨后,我到公园散步,在草丛中寻找我从没见过的神奇小动物。我见到一根灰褐色的枯树枝,落在绿色的草叶上,当时都懒得多看一眼。但是,当我在另一片草叶上,看到同样的细如筷子、长约1寸的“枯树枝”在缓缓移动的时候,我的心里大吃一惊:这竟然是一种动物!
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虫子?我用手指拨弄了一下,谁知它立刻停止动作,像树枝一样掉到草丛中了。真会伪装!我扒开草丛,把它找出来,仔细端详:且看它,一身灰黄褐色的外衣,如同穿了一件野人的草裙,“草裙”有6层,由密集的小树枝、树皮碎片编制而成,参差不齐,层层累加,逐渐缩短。这不是虫子,分明是它的外衣、它的巢穴、它的护囊!
我又回过头去观察第一条草叶上的虫子,它的巢穴也是一端较大,一端略小,呈锥形。不过,两者的材质不同。草叶上的这只,巢穴也有小树枝、树皮,但是混合了更多的树叶和草叶。我拿出放大镜仔细一瞧,发现在粗大的一端,有三对黑色的“小钳子”正紧紧地抓住草叶。过了一会,这虫子缓缓移动,巢穴从斜上变成斜下,头部和前胸逐渐露出来。它的头部、前胸呈黑褐色,间着黄色的竖条纹,上面布满细毛。
这两条虫子都是蓑蛾的幼虫,它们靠着自制的外衣(巢穴)来保护自己。蓑蛾幼虫在妈妈的肚子里孵化,然后爬出妈妈的巢穴,从口中吐出丝线,随着风儿飘散,然后在叶面、树枝上吐丝造囊。蓑蛾收集的材料要求是植物性的、干燥的、轻便的和易于处理的。因为每条虫子收集到的材料不同,编制的手法相异,因此没有两条虫子会穿着相同的外衣。而且,随着它逐渐长大,它也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衣裳,从开口的一端不断地向下“编织”,因此由细到粗,形成一个锥形。
自从孵化之时,蓑蛾就知道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如果资源有限,它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先营造巢穴。全世界已知的蓑蛾约1350种,不同的种类、环境都会影响其巢穴的形状和大小。有的幼虫用枯叶搭建简易的帐篷;有的用树皮筑起瘦高的埃菲尔铁塔;有的用小木棒建筑螺旋的金字塔。蓑蛾真是了不起的建筑大师,或者说是巧妙的裁缝高手。看,有的幼虫用枯叶制成不规则的蓬蓬裙;有的自制丝绒包臀长裙,外加草片装饰;有的在枯黄的长裙外面加上了青翠的披肩。每个款式都是限量版,各自引领风骚。
蓑蛾的巢穴形态各异,材质不一,但是其色泽、纹理大都和环境融为一体。别看巢穴的外表如此粗糙,其实内里是光滑而舒适的。幼虫一直躲藏在里面,无论走到哪里都背着“屋子”前行。觅食的时候,它只需把头部、胸部弹出来,一旦遇到危险就立刻缩回去。不取食的时候,它一般躲在枯枝处,让低调的外衣显得更加隐蔽。
蓑蛾的行为奇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躲避天敌,好像人们在躲避催债者一样,因此人们给它起了“避债虫”的外号。此外,它还有以下别称:木螺、袋虫、背包虫、结草虫、结苇虫、蓑衣丈人等。
蓑蛾幼虫是林木、果树、行道树的重要害虫,如黛蓑蛾可为害柑橘、荔枝、香蕉、龙眼、板栗、咖啡、木棉、枇杷、杧果、樟、相思、黄檀等40余科70多种植物;大巢蓑蛾为害茶、油桐、木麻黄、石榴、蓖麻等50余种植物;小巢蓑蛾为害茶、柑橘、樱桃、苹果、山楂、黄檀、相思、石榴、桃等30余种植物。
它们大都在清晨和傍晚取食,阴天的时候也会全天出动。刚孵化的幼虫食量小,取食叶片纤维之后,常常留下透明的网状脉。随着它逐渐长大,啃食叶片就会穿透叶子,在叶片上留下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以把树叶吃光。除了叶片,它也吃植物的嫩芽、花蕾和果实,导致果树落花、落果,严重减产。吃光一棵树之后,它又转移到附近的作物上继续为害,造成果实、种子产量的下降。
幼虫老熟之后,就吐丝将护囊固定在植物上,然后躲进囊内化蛹。雄虫羽化变成蛾子,从囊的下端飞出,去寻找自己的配偶。雌虫成熟后,没有翅膀,依然像蛆,它仍栖息在囊内,仅伸出头、胸部,等待雄蛾飞来交尾。雄蛾飞来,停在囊上,在囊下端开口处交尾。雌蛾产卵在囊内或将受精卵留在腹中。一只雌蛾产卵约100~200粒,最多可达3000粒。
《中国科学报》 (2017-09-22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