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晶晶
科技带给文化行业的改变不胜枚举,单以电影行业为例,3D电影早已经成为标配,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让大众了解原来还有120帧/秒格式电影的存在。虽然对于创作者们来说,讲好一个故事依然是核心诉求,但毫无疑问,新技术手段能够提供更多的方式去接近这个目标。
9月11日至13日,第12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主题为“文化科技融合,传承创新发展”,其中就有诸多文化与科技相碰撞的优秀项目。
传统文化的全新打开方式
借助于科技的帮助,传统文化展现出全新活力,在本届文博会上,各种全新的体验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在“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区”,有22家位于北京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参展,内容涵盖各种优秀文博创意产品及VR技术、科技展览设施及数字文物复原等。海淀展区的动景VR就吸引了很多参观者。该产品由大国慧谷推出,将VR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体验者戴上VR眼镜,就可以在线游览景区。除了360度置身其中的景色之外,更有同步语音讲解,犹如身临其境。据介绍,已经上线的“动景网”已经涵盖了北京299家A级景区,用户不出家门就可以进行线上游览。
在“中外知名博物馆创意工艺精品展区”,参展者可以看到以全息影像进行立体展陈的博物馆,全方位再现了各国馆藏精品。手工匠人在大视觉展示影像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现场制作,虚实结合,观众也可以参与体验。
汉字体验馆同样运用了许多科技手段,以互动体验乐园的方式,让汉字“活”起来。它以汉字为核心元素,以体验活动为纽带,通过新媒体展陈方式和互动式科普模式,引导体验者完成“探索、发现、再发现”的过程。在体验中探索汉字的历史,发现汉字的美,体会汉字蕴藏的中国智慧。带孩子进行了体验的刘女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样的体验非常新奇,孩子也非常感兴趣,“边玩儿边学对于孩子来说再好不过了”。
文创前沿与科技紧密结合
第二届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大赛16强组团亮相此次文博会。在“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展区”,观众可以看到车载HUD(平流显示器)车萝卜、极致VR体验提供者奥秘之家、八度美家VR家居体验服务平台等文创产业最前沿的理念和产品。
“虚拟教育与动画量产”项目在“双创”大赛上获得三等奖,在文博会展位上,他们打出的宣传语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20倍的速度,生产梦想”。所谓动画量产,指的是依靠海量的动作和表情数据,辅以计算机算法及人工干预,将制作流程进行深度优化而形成的一种高速动画生产模式。动画量产以实时生成动画为主、人工制作为辅,在不损失作品质量的前提下,通常能将制作周期压缩至1/5到1/10的时间,甚至实现动画节目的互动直播。
体验者只要穿戴好特制的服装和头盔,所有的表演就可以自动生成动画。展位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可以邀请名师讲课,但屏幕上出现的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中心主任、副教授刘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画量产技术将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全新的想象空间。“试想一下,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来做新闻主播,外景真人秀里多了一个可爱的卡通伙伴,表现手段的丰富可以催生内容的创新。了解和学习前沿技术手段,在这个时代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获得“双创”大赛一等奖的车载HUD车萝卜,乍看之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创产品,但它确实为文化内容的输出提供了新途径。其在文博会的展位也备受关注,很多参观者表示没想到电影里的“黑科技”竟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
车萝卜看上去就是一块透明的弧形屏幕,但它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抬头显示技术,将信息的成像位置延伸到前挡风玻璃外的路面上。车萝卜由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CEO马斌斌介绍说,其最神奇的地方是可以将数据投射到用户视线前方的路面上,显示效果如同2.4米外放置了一个透明背景的25英寸高清屏幕。“这种体验就像电影《钢铁侠》中主人公戴的头盔显示器那样,充满了未来科技感。车萝卜智能车载机器人就如同给爱车戴上一副谷歌眼镜。”
通过使用车萝卜,用户开车时无须低头去看手机或车机屏幕,看路的同时就可以安全方便地看到所需信息。投影全通透背景,不遮挡视线,可以自动调节亮度,强光和夜晚下都能看得很清楚。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操控,让车萝卜做出导航设置、接打电话、收发微信、听歌点歌等一系列操作。双手彻底被解放,保障行车安全,同时也更富有乐趣。
科技辅助内容生产
“除了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思路之外,科技也在直接生产文化产品,比如各种能创作的人工智能。”对于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刘羽提示说,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内容创作者的一部分,“微软小冰正是其中的代表,它能独立写诗,而我们人类也可以借助于它的帮助写诗”。
今年5月,湛庐文化出版人类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作者就是微软小冰。此前几个月,小冰用数十个化名投稿,多次被《北京晨报》《长江诗歌》等媒体刊发。小冰上周五在央视《机智过人》节目登场,结果“机智过人”,成功通过了三位分别来自牛津、北大和复旦的优秀青年诗人的最强检验,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微信打开名为“少女诗人小冰”页面,点击“上传图片”,小冰便可以根据你给出的图片作诗。小冰的作品下面有这样几行字:“小冰宣布放弃她创作的诗歌版权。这意味着你可以随心所欲发表最终的作品,甚至不必提及她参与了你的创作。”
“对于小冰这种内容创作型的人工智能大家意见纷纷,在我看来这几行字恰恰能说明问题。小冰写得是不是像人、是不是比人好其实不重要,它能提供的思路和灵感更重要。”刘羽解释说,“我并不担心AI会抢内容创作者的饭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它们、然后做得比它们更好。”
《中国科学报》 (2017-09-22 第5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