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休止符落下了。日历停在“公元2017年9月15日”那一页。
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怎样度过?——南仁东先生的离去,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思考题。而他也用科研生命向世人诠释,只专注一件事的人生可以如此辉煌。
人生在世,纷繁扰攘。看重什么、坚守什么,是丈量品格厚度、境界高度的标尺。南先生看重和坚守的,就是为科学事业而奋斗。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南先生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这位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科学家,舍弃国外高薪,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一干,就是一生。
敢为人先、坚毅执着,是南先生的精神。在国际上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带领着科研团队自主设计主动反射面,自主研发馈源与接收机及关于测量与控制技术,让“天眼”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工程。一奋斗,就是半辈子。
真诚质朴、精益求精,是南先生的品格。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踏遍上百个窝凼,喝浑水,吃冷干粮,只为给“天眼”选个好台址。一奔波,就是十二年。
淡泊名利、忘我奉献,是南先生的情操。面容沧桑、皮肤黝黑的南先生,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丝毫没有学者的派头。临别之前,这位“天眼之父”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一阔别,就是永远。
24年,南先生的心血与精神,聚成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在他的带领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体现,天线制造技术、微波电子技术、并联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发展;一批批新生代科学家奋起直追,将我国射电天文学带向世界一流水平;日地环境研究、搜寻地外文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将得到巨大满足;西部区域经济萌发出繁荣发展的力量。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否孤独?——这是南仁东先生时常问的三个问题。他用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光,点亮“天眼”,让人类看清宇宙的样子。
一曲科学的赞美诗奏响了。“天眼之父”用生命诠释出的人生,将被一些心灵永远铭记,被一些生命永远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