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1 10:16:54
选择字号:
云雾山草原保护区建成记

云雾山景观 

■本报记者 秦志伟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继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之后我国的第二个草原自然保护区。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如今,整个山体被茂盛的牧草覆盖。

1979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山仑、邹厚远、彭祥林等专家来到固原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程积民也是其中的一位。随后,在专家的提议下,固原县于1982年批准建立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

从那时起,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的沟、墚、峁、壑便留下了程积民30多个春秋不间断探索的脚印。程积民向记者介绍,一年365天中有120天左右都在山上,他和团队成员在草地试验区观测记录各种草的不同生长年龄、海拔高度、坡向及其刈割时间等处理的植株地上草茎、地下根系的生长量等数据。

付出才有回报。“封禁保护面积由初期的0.23万公顷已扩大到1.5万公顷,填补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及我国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空白。”程积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程积民介绍,连续40年的定位观测表明,封禁可使退化草地种类成分、牧草生长发育和生境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在10~15年时各生长指标均达到峰值,物种多样性是未封禁草地的3.1倍,植物种数是 8~10倍。其中,灌木和半灌木占12%、草本占88%,以中生和中旱生植物为主,草地质量明显改善,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占到植物总数量的34.8%,草地覆盖度由35%提高到95%,生物量(干重)由450 千克/公顷提高到3600千克/公顷。

随封禁时间延长,在草原周边还出现许多中生灌木,使草原群落的演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具有典型草原群落向森林草原群落演替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拐点”。

在程积民看来,草原生态系统已步入良性循环,为国家大面积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实证和理论支撑。

2013年,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近15年来唯一晋升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如何在保护好云雾山地区生态的同时,更好地利用草原为当地的养殖业服务、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这一直是程积民研究团队思考、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为此,近40年来,程积民在深入系统研究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规律的同时,也一直努力攻关草地植被恢复与轮封轮牧及适度开发利用的难题。

程积民团队经过长期的定点监测和实验,在揭示草原植被演替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云雾山不同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提出可进行合理刈割或放牧利用,并以此为当地政府制定生态绿色养殖业总体规划,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和村组共同出资筹建生态高效养殖园,采用放牧与舍饲结合的养殖模式。

如今,云雾山的植物由68种增加到313种,众多灌木群落也已经出现,一亩地干草由30~50公斤达到了250~300公斤,草地植被从最初的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5万多亩。

随着云雾山草原的恢复,在这里栖息的动物和昆虫也越来越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局部小气候得到改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看来,云雾山的工作非常具有启发性。

从2013年3月开始,程积民团队通过长达3年的调查,发现云雾山周边的河川、寨科、官厅和炭山4乡镇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一直在最低水平徘徊,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就医、入学等十分不便。

为此,程积民建议以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采用生态移民的方法,恢复和保护该区域退化的天然草地植被。“目前正和当地政府合作,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程积民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9-01 第8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