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张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22 9:10:08
选择字号:
刘亚龙:理科教师的诗意人生

刘亚龙

■本报通讯员 张琳 记者 温才妃

“龙哥,您好!帮我看看这个思路有问题吗?”电脑屏幕上弹出一行字,消息发布自班级的QQ学习交流群。

53岁的他,仍被学生们称为“龙哥”。一声龙哥已经被叫了多年了,早该是唤作龙叔的年纪,但叫的人不改,应的人自在。

“他们想叫啥叫啥,我才不管,只要他们把我教的知识掌握好,把我讲的道理都懂得,有本事,会做人,就行!”龙哥笑声爽朗,一脸幸福状。

在妻子眼里,他是与“办公室结婚”的已婚单身汉;在女儿眼里,他的孩子像学生,他的学生像孩子;在同事眼里,他是敬业爱岗的好老师;在学生们的眼里,他率真且卓而不群。他说“育人高于教书,教学须终生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副教授刘亚龙。

课件视频“达人”

“我发现个规律,学生们在上课到30—35分钟时就会开小差,怎么办,这时候我给他们放视频!我一共积累了3000G的教育教学动画及录像视频资料!”初见刘亚龙,即被他利落的语速、丰富的表情和感染力极强的笑容吸引。

他自学了视音频切割合成、视频流及音频流提取、字幕制作以及flash动画制作等工具软件,经自己亲手编辑、剪辑成课堂教学、人生教育等专题资料,以补充PPT课件。

《大学物理》等课程教案,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版本,而且每年必更新、修改。为让学生们理解抽象、深奥的物理概念,刘亚龙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建立起个人多媒体音像资料库。31年的教书生涯,刘亚龙先后主讲过12门课程,其中10门为新开课程,近十年平均年课时超500课时,去年完成了556教学课时。

“还记得第一次上刘老师的课,他先放了一个短片,片头打着一行字:“此片献给水工1-4班的全体同学。”后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类视频,非常受益。”水工142班张琨说。

“每次上课时,他总是提前10分钟进教室,播放相关教学音像资料,一些精品纪录片、励志影片,或者在快下课时播放,如《宇宙与人》《BBC原子的故事》等,反响超好!”

“《宇宙与人》视频是刘老师先从CCTV上录制后,按照所涉及的物理内容,将其编辑、剪辑为七大专题,花了半年时间制作完成了中文字幕。”同办公室的教师汪自庆说,“视频使得近代物理部分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了,不仅教师好讲课,而且学生更容易听懂,视野更能得到开拓。”

成长“导航人”

“大家听烦了,讲个故事吧!”课堂上刘亚龙常这么说。他的故事里有古人、今人,有伟人、凡人,也有他自己。“我们身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更多的教他们做人,育人很重要!”

他讲的故事内容丰富,或一个经历的感悟,或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安全常识,甚至还有朋友、恋人的相处之道。

“爸爸们用最无私的爱给了未出世的小宝宝最温暖的家,小宝宝们出生后,爸爸们还要将最后那口生命之食喂给他们,很多父亲倒下了,换来了新的生命;你为何不能由此联想到男人肩上的责任呢?”这是刘亚龙在一位学生观看《帝企鹅日记》感言后写下的评语。

视频中那一幕幕充满温情的画面感染了很多同学。

王玥婷知道了感恩和担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企鹅让我们体味、了解父母的付出,教会我们团结协作精神的伟大。中华儿女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富强!”

他还刻录了数百张物理学家、物理学史等内容的光盘,以奖励的形式送给学生,激励他们。

理工科“诗人”

“我现在做诗一首,献给水工142班的同学们!”

理科教师充满了无限的诗情。他把这份情愫传递给了学生。无论在班级、Q群里还是在讲课的间隙,刘亚龙常会即兴赋诗与学生分享,他也鼓励同学们写诗。“理工科挺枯燥无味的,人生要诗意一些,去发现生活的乐趣!”

在张琨的眼里,刘老师率真且卓而不群。

每逢长短假期,他会提醒大家:“爬山前看天气预报!”“外出一定要结伴!”

他连大家课本上写没写名字也要管。“记住,先写班级,再写学号,最后是姓名,按这个次序写!”

许多微小的举动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他能用一个订书机、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来奖励有进步的学生。

在他看来,“成功如何衡量,幸福如何定义,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论文、成果都很重要,但身为教师就是培养人。每一天我认真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心里会很踏实,感觉这一天没有白过。”

说到此,他乐滋滋地给大家翻开几年前作的一首自勉诗:“学高品正育栋梁,冰清玉洁燃烛光。一片丹心化春露,万缕青丝染秋霜。”

这,就是刘亚龙的诗意人生。

《中国科学报》 (2017-08-22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