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黄志力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经两年研究发现,不同照度的红光对小鼠睡眠觉醒行为有不同影响。
这一成果为精准设置夜行性动物实验夜间照明的光照参数、更可靠获得医学实验数据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家用夜间健康光源开发、应用有指导意义。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光:科学与应用》上。
为解开红光照度强弱与小鼠睡眠的因果关系,黄志力率领科研团队展开深入研究,发现照度大于或等于20勒克斯(照度的国际单位)的红光,与对照组白光一样,能显著增加小鼠睡眠量,并会干扰其睡眠结构;当红光照度降低到10勒克斯时,短时间或长时间红光照射都不再显著影响小鼠的睡眠量及睡眠结构,而白光仍然能够诱导小鼠进入睡眠。
研究结果表明,在夜间需要对小鼠进行研究实施光照时,应选择照度为10勒克斯或以下的红光,这样,既方便实验人员操作,又可避免光照对小鼠睡眠觉醒行为的影响。研究也提示,设计家用夜间健康光源时,为不干扰人的睡眠与觉醒,并看清周围环境,宜使用10勒克斯或以下的红光。(仇逸 孙国根)
《中国科学报》 (2017-08-1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