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8 9:38:19
选择字号:
东南大学:本科生探路5G快速验证

 张梦娇(右一)在向江苏团省委书记王伟介绍项目。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你是否听说过5G?若是感到陌生,不妨拿出手机看看。从1G到2G、3G,再到如今的4G,我国接入网络的速度在不断提升。而现在,研发者也不曾停下与速度竞争的脚步,已然投入到更加迅捷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之中。

在东南大学,高君慧与张梦娇所在的本科生团队很早就投身于5G研发领域,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研发成果国际领先

申请了四项国家专利,收到了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英特尔公司等四家知名企业的合作意向书,并一举获得第十五届中南谷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特等奖,这就是来自东南大学高君慧、张梦娇团队的参赛作品《面向5G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的快速开发验证平台》(以下简称“5G项目”)所获得的奖项。

“我们项目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快速验证5G研发中的关键技术。”5G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高君慧介绍道,“例如,我们和英特尔公司率先研发的EP接收机成果就在这一平台得到了验证,表明其可真正应用于5G大规模MIMO系统,并且可提升系统性能。”

当前,5G正处于一个密集研发阶段,很多新算法、新技术迫切需要落实并验证是否可行,但是现有的开源平台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大且扩展性差,这就导致诸多成果无法短时间内得到验证。“而我们的5G验证平台主要就是对这些关键技术快速进行开发验证,这是最主要的任务。”高君慧说。

“例如某个企业研发出一种芯片,但并不意味着能够马上投入使用,需要先验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放在我们团队的快速开发验证平台进行验证,就能够更加灵活、迅捷地判断其性能优劣,大大缩减其验证时间与风险。”5G项目团队成员张梦娇介绍道。

目前,高校与科研院同样面临着验证难的问题,它们虽掌握着一些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但往往这些成果无法得到及时验证,投入到实际应用更是长路漫漫。因此高君慧、张梦娇团队就着眼于此,并努力将这一期望变成现实,研发出更加迅捷的5G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开发验证平台。

“我们研发出的平台在硬件架构和软件实现上均有首创性的突破,团队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君慧说,与国内外其他平台相比,该平台具有灵活性、高效性、扩展性及快速验证四个创新点,在软件上对算法也进行了很多设计优化。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这样先进且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很难让人相信竟出自一支本科生队伍之手。可想而知,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必定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G项目研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大二结束时才开始接触这个项目,一直都是边学、边探索、边提升的状态。”高君慧说。

对于学习通信技术相关专业的高君慧与张梦娇团队来说,参与项目研发成了他们课余唯一投入的活动。从大三到大四,他们都处于没有周六日和寒暑假的状态。“累的时候当然也有,也会羡慕其他同学可以在休息时间出去玩。但我们是一个团队,同时还承载着学校的荣誉,所以,即使再苦再难都不会放弃。”张梦娇说。

面对忙碌的工作日程、枯燥的研究和繁重的编程任务,团队成员们有着自己平衡学业与研究的方法。他们会尽量充分利用课上时间,与教师、同学积极探讨,解决基础知识上的问题;课下项目研究则不断吸收、拓展新知识,因此,学习成绩不降反升。

“想要把两件事情同时做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效率。当你有一些事情去做的时候,自己就会有更大的目标、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去促使自己管理好时间,所以成绩反而会更好。”张梦娇笑道,在繁重的任务之余,他们也会打牌、玩游戏、聚餐等,以此作为调剂。

这样的忙碌生活持续了两年,而正是这两年的探索与积累,才结出了5G项目的优秀成果。对于高君慧和张梦娇来说,这样的生活还将持续下去,因为项目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她们前进的目标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我们俩现在已经毕业了,但都选择留在学校读研,正好可以利用假期继续完善平台,为参加下半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准备。”高君慧说。

成功秘诀在于信任

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除了长时间的“厚积”外,信任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第十五届中南谷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当天,由于现场通风性差,加之没有空调,室内气温过高,导致设备散热困难,出现宕机状况。“当时设备整个宕机,而距离我们比赛真正开始只有大概十分钟的时间,我和张梦娇尝试把机器重新打开,刚运行没几秒就又宕机了。”高君慧描述起当时的状况,依然有些紧张。

当时,高君慧负责进入室内答辩,张梦娇在室外调试运行设备,室内答辩完毕后引导评委前来观看设备,再由张梦娇介绍。“当时张梦娇很果断地关掉了设备让它散热,在我进去答辩的前一秒设备还是关闭状态,我在屋里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当我再出来带评委去看时设备会如何。”

不过,两人都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长时间的团队协作,让高君慧依然稳定发挥进行答辩,将室外的一切放心地交给了张梦娇。幸运的是,评委前来观看时,设备又重新正常运作起来。

“团队合作意识很重要,因为这个系统很大,不可能只靠一个人把所有的算法编写完成,所以要分模块,每人完成一部分。但是每个人又并非独立的个体,大家既要完成自己的一部分,又要合作,因此,学会信任就更加重要。”高君慧说。

如今,已经保研的高君慧与张梦娇依然在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并进一步研发和完善该项目,期望着将来实现成果产业化,为社会发展和生活更加便利贡献一点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7-08-08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