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
设施水果为农民增收加速 |
|
■本报通讯员 杨宇 记者 李晨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大湖村村民岳兆文最近特别开心,他种植的4亩大棚油桃在市场上很快被抢购一空。这在当地成了一大新闻。岳兆文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才种一年的桃树就能收获6万多元。”
岳兆文的油桃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好的收成,是因为他用了“鲁油”系列设施油桃专用品种和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这个品种和栽培技术都是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高东升领衔的设施果树团队培育和提供的。
据了解,设施果树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到2000年,我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只有30余万亩,种植种类只限于樱桃、草莓等少数果品。而2016年,设施果树面积已达到了300余万亩,果品种类不仅包括北方常见的樱桃、桃、草莓、葡萄、杏、李、西瓜等,而且香蕉、榴莲、木瓜、柚子、菠萝等南方热带果树也在北方扎了根。设施果树产业迅猛发展,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支撑。继设施蔬菜之后,设施果树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选育设施果树专用品种
高东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设施果树,山东农大也设立了设施果树研究团队。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过去设施果树采用的是露天栽培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由于温度和光照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虽然这些品种在露天栽培表现好,但到大棚里品质却严重下降,影响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设施果树,一定要培育适合设施条件的专用品种,研究相应栽培管理技术。”
20多年来,高东升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上取得多项成果。在育种方面,他们针对设施栽培的环境特点,重点围绕减少果树的需冷量和休眠期、耐弱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等因素开展攻关,已选育出20多个新品系,审定8个专用新品种。他们培育的毛桃品种“春捷”,需冷量仅120小时,果实发育期85天左右,春节前就可上市。
高东升介绍说:“设施果树最大问题是果实含糖量低、风味差。过去我们也通过包括增施有机肥等办法来提高品质,但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选育高含糖量的品种,即使在设施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高的含糖量。”
草莓是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品,“雪里香”是高东升团队选育的草莓新品种。高东升介绍说,这个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有四个:一是早熟,11月份就可成熟上市,比普通大棚草莓提前20多天;二是品质好,含糖量可以达到15%至16%,在当前设施草莓品种中算是最高的;三是硬度高,耐贮运;四是耐弱光,连续几天阴雨对它影响不大。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上获得金奖,可作为未来几年草莓更新换代的当家品种。
“鲁油”1-5号系列品种是该团队近几年选育的高含糖量油桃品种,在露天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0%左右,在设施条件下也能达到13.5%至16%。这个系列的油桃在4月下旬上市,增加了春季市场的水果供应。
高东升介绍说,山东设施桃大约有30万亩,现在“鲁油”系列品种已占设施桃面积的61%,预计三至五年,全省的设施油桃品种将全部更新。
“一根棍”技术降本增效
除了新品种选育,高东升团队还针对设施桃树的生长特点,探索出了“一根棍”简化栽培技术。
与通常的开心型、Y型等树型不同,这种树型主干强壮,没有骨干枝,直接在主干上着生结果枝。其突出特点是在桃树结果后就把枝条截掉,只保留主干,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一根棍”技术。这可以促进副芽萌发,形成下一年的结果枝,如此反复操作,使得结果枝组一直着生于主干上,从而控制了树体扩张。
高东升告诉记者,这种树型有几大突出优势。由于树型紧凑,不仅改善了大棚通风透光条件,还可以密植,有利于高产;便于施肥等田间管理;使过去复杂的修剪变得很容易掌握,成为“傻瓜技术”,而且省工省时。
据悉,这项技术已于201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大湖村村民岳兆文告诉记者:“这4个大棚只有俺两口子管,还挺轻松,收完了果子就可以干点别的。”
据介绍,用这项技术,油桃在第一年就能结果,亩产量在1500至2000公斤;第二年可达到3000至4000公斤;第三年以后能稳定在5000公斤左右。
高东升对记者说:“由于可以反季节生产,再加上能避免倒春寒、鸟害等不利影响,设施果树的效益十分可观,一般情况下亩收入都能达到5万元以上,高的可达二三十万元。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作为科研人员,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服务,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新动能。”
《中国科学报》 (2017-08-02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