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来自核能领域的院士、专家在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及技术”为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上提出,围绕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能源需求,必须加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推动新一代核能系统的研发。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总师郑明光表示,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将成为一种核能利用的新模式,与大型核电站形成互补,在供电以及供热领域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据了解,由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独特的优点,因此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研究和发展计划。其中,熔盐堆是6种第四代核反应堆之一,近几年受到各国研究机构以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设计、研发和建造上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中科院战略性国家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于2011年立项,目前已在熔盐堆设计、设计平台建设、材料研发、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发、实验台架建设、高温熔盐热能综合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建立了钍铀循环、堆本体工程设计、系列高温熔盐回路、安全与许可等4个原型系统。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洪杰表示,研究表明,熔盐堆是实现钍基核燃料高效利用的唯一堆型,而钍基核燃料的高效利用将极大地扩充核燃料的来源。这对我国等钍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反应堆小型模块化不只是尺寸的缩小,更是反应堆技术的系统性变革。”徐洪杰表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将带来核能系统的全面革新,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引领反应堆的发展潮流。
论坛上,专家表示,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具有固有安全、温度高、无水冷却、尺寸小等特点,既适合我国钍资源丰富以及广大西部水资源短缺的国情,也适合于海岛、钻井平台等海边应用,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17-07-17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