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潘希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28 17:10:19
选择字号:
张强:为家乡做点事是一种幸福

 

“我就想为家乡做点事!”认识张强的人总能听到他这么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张强脑海里至今还有乡亲用水艰难的画面。

身为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揭示了西北重大干旱发生发展规律,建立干旱形成物理模型,开发新的干旱预测指标、监测指数和监测设备,创新干旱区陆面水分循环理论,开发改进陆面水分分配、合理集雨补灌、适宜期播种等抗旱新技术。

正因为这些科研成果,他获得了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杯印证了他“为家乡做点事”的承诺和半生的汗水、心血。

“我就想为家乡做点事”

1983年,张强进入成都气象学院学习,从此与“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长达30余年对气象科学奥秘的探索。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有机会参加了由叶笃正和高由禧两位气象大师领衔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一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这也让我真正走进气象科研大门。”

大学毕业后,张强毅然决然回到甘肃,扎根大西北,潜心学术研究,并在国内气象科研领域崭露头角。1998年,张强被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所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当时他年仅33岁。

张强的科研业绩也引起了国内外气象学界的关注,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校和发达省市的研究院所不断向他抛来橄榄枝,面对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他有过动心和犹豫,但最终都拒绝了。

他对记者说:“其实我的想法很朴素,能为落后的家乡做点事也是一种幸福,我想改变别人对偏远地区孩子的看法,用实力说话。虽然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气象方面有很多科学问题可以做,这也是促使我回到甘肃的原因。”

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

自小在甘肃农村长大,张强更能体会到气象灾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张强团队经过研究,提高了抗旱防灾技术水平,使干旱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0%,获经济效益195亿多元。

他们研究开发的陇东特色林果业综合气象服务技术、河西走廊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精细化的农产品适生区域区划等,不仅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法宝”,还在周边省份推广。

他说:“我深知水的重要性,缺水是干旱灾害的‘病根’,但我国西北甚至整个北方大部都降水明显不足,只靠在降水上做文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向天‘借’水上。”

凭借这一想法,他们提出科学开发利用露水资源、有效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思路。近两年,祁连山区空中云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提前8年实现约束性目标,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也形成了约25.16平方公里的水面。

与此同时,张强带领团队还研发了智能化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指挥系统,该系统不但在甘肃广泛应用,还推广应用到新疆、云南等多省(自治区),在抗旱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3年,由张强主持的“中国西北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2002年是张强人生的转折点之一,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当口,张强通过公开招聘,成为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新起步的研究所百废待兴,任务艰巨。在张强的努力下,成立了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气象系统第一家跨部门联合省级重点实验室。他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业务化工作,并通过与其它社会服务部门联合,建立了甘肃省气象综合会商平台。

2005年,他又积极推动成立了兰州国际环境蠕变研究中心,建立了与国际国内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的平台,使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顺利迈进了国家级研究所的行列。

十多年来,张强一直扮演着管理与科研“一肩双挑”的角色,在他看来,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时间冲突”问题。

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在工作中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好,一些事情得提前做,提高效率。对我而言,管理是第一位,同时我也对科研工作很执着,那就得在‘八小时’之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导师,张强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近50人,他朋友圈的最近动态是参加研究生毕业答辩。他说:“做科研要勤奋,善于思考,我经常鼓励学生创新,思想不要受到他人束缚,同时也得学会合作,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