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光辉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7/6/21 16:21:32
选择字号:
中科院科技支撑交通廊道建设科考车队发车

中科院科技支撑交通廊道建设科考车队今天从成都出发(记者黄光辉摄)

央广网成都6月21日消息(记者黄光辉)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和中央主要媒体记者组成的中科院科技支撑交通廊道建设科考车队20日从成都出发。在接下来的10天约2300公里的行程中,科考车队将重点考察日地沟泥石流、旺北村滑坡、米堆沟冰湖溃决泥石流、古乡沟冰水泥石流、易贡滑坡堰塞湖灾害链、川藏铁路典型路段山地灾害分布及危险性情况。

川藏交通廊道涵括了川藏公路、川藏铁路(在建)、川藏高速公路(规划)、输油管线、电力设施等重要线型基础设施,是连通内地至西南边陲的重要陆路交通集合。新建川藏铁路位于我国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线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经彭山、蒲江、名山、雅安、天全后穿越二郎山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或白玉后跨金沙江,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境内,经昌都、邦达、八宿后进入林芝地区,经波密、林芝、米林、郎县后进入山南地区,经加查、桑日、乃东、扎囊、贡嘎后至终点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约 1850km,建筑长度约1744km.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川藏交通廊道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地域辽阔,沿线山地灾害极为活跃,上述重大工程穿越可能加剧山地灾害风险,并威胁工程自身安全。川藏交通廊道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和“敏感的生态环境”四大环境特征,因此山地灾害是拟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成都山地所以“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其基本定位是以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为“增强我国防御山地灾害能力、保障山区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在19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崔鹏院士介绍了“一带一路”国际综合减灾计划、陈晓清副所长介绍科研工作及在川藏交通廊道的历史贡献游勇研究员介绍在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选线中开展的减灾工作。

作为西藏及沿线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便捷通道,川藏交通廊道经成都,可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同时也为区域间经济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撑,将极大地促进四川、西藏地区的对外开放,并促进中国-南亚陆路经贸通道的构建。

川藏交通廊道的建设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一是对藏区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川藏交通廊道的建设,既可保证藏区的生活生产物资供应与商品贸易,又可促进沿线特色产业发展和特色产品的输出,可以说,川藏交通廊道既是产品和人员的运输线,也是经济建设的发展线。三是生命通道。自雅安往西,多位于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带,地质结构发育充分,地形高差大,高山峡谷众多,是我国主要地震带聚集区,加上崩塌、滑坡、泥石流、冰崩雪崩等山地灾害频发,川藏交通廊道承担了平时商贸能源运输和灾时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四是国防安全保障。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重要的国防要塞,川藏交通廊道的通畅与我国西南国防安全关系紧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