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雅婷 毕龙 任伟锋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6/19 10:02:25
选择字号:
我国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

 

本报讯(田雅婷、毕龙、任伟锋)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技术。此举标志着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大段骨缺损成为可能。

当前,随着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损伤发生率日益增高,肢体大段骨缺损(通常指大于6厘米)的发生率可达四肢骨创伤的15.0%,但其修复一直是国际性医学难题。传统修复方法为自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大量患者严重伤残甚至截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裴国献教授团队历时20年,围绕该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系列重大突破。2015年8月3日,该团队采用“体内采集患者自身细胞体外培养形成再生骨”技术,为一名患者实施右胫骨骨缺损组织工程再生骨移植修复术,成功修复长达12厘米的大段骨缺损。

据了解,组织工程再生骨即采集患者自身细胞,通过培养获得足够细胞数量后,复合到能与人体相容的多孔生物材料上形成组织工程骨复合物,再植入患者体内骨缺损处进行修复,即在体外根据骨缺损形状尺寸,个性化定制构建出带有细胞活性的组织工程再生骨。裴国献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在体外定制构建出的组织工程再生骨具有细胞活性,因而植入体内后相当于自体骨移植,无排斥反应,也无须使用抗排异药物,而且血循环丰富,可更快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2017年6月13日,术后22个月的患者来到医院复查,骨缺损已完全修复,关节活动及行动如同常人,可以进行快步行走、上下楼梯和搬移重物等日常和重体力活动。

另据悉,在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成功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基础上,裴国献团队正组织国内多家医院,组建多中心临床转化团队,完善组织工程再生骨临床转化应用方案,制定组织工程再生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全国推广转化应用该最新国际前沿技术,以期应用于更多病例,挽救更多伤残患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