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晨)5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峰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农业的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内容。
于康震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明确提出要通过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和品种推广示范等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沿线国家对人类农业发展成果的共享。
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指出,近十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中国农科院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保障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和减贫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农科院已与不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深层次交流和多领域合作,产生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有力促进了合作国家的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今后将继续把握“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突出科技合作先导地位这一契机,积极探索与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集结全球多方力量服务于全球农业发展,共同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减贫目标的实现。
会议邀请15位来自国内外农业部、农业科研院所、大学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作了大会报告。会议设置“绿色生产技术与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产业合作”等专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就相关专业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经验开展了广泛交流和分享。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峰会会议宣言》。《宣言》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领域国际组织是开展合作的核心力量,促进要素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攻关是开展合作的重要举措,提升沿线各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减贫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合作的根本目标。
会上还为与中国农科院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做出突出贡献并因此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颁发了“国际友人奖”。
据悉,来自全球7个国际组织和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部和农业科研机构高级代表、国内30多家省级农科院、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报》 (2017-05-31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