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以下简称《红色名录》)。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在会上表示,本次评估主要依据国际公认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2001年3.1版)》《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使用指南(2010年8.1版)》和《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和国家的应用指南(2012年4.0版)》的方法和标准,确定11个等级(绝灭、野外绝灭、地区绝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不宜评估、不予评估)对生物物种进行绝灭风险评估,并参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报告。本着客观、全面、科学、审慎、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物种名录》收录的25434个物种为评估对象,另外增加了《物种名录》发布以来发表的具有明确评估等级的新物种或新记录物种17个,总计评估了11个类群的25451个物种。其中大型真菌和地衣分别为2759种和1067种,高等植物19333种(苔藓植物1912种、蕨类植物1363种、裸子植物115种、被子植物15943种),脊椎动物2285种(鱼类619种、两栖类190种、爬行类211种、鸟类949种、哺乳类316种),另外鱼类有7个亚种按评估标准列为“不予评估”。
本次评估不仅确定了每个物种的等级,还评估分析了物种的地理分布、种群现状以及威胁因素。《红色名录》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填补了我国大型真菌和地衣红色名录空白,还纠正了现有相关名录的一些错误。
据了解,为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还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讲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