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做杂交工作
初夏的试验地里,一株株、一行行、一排排大豆植株生机盎然,分枝的、主茎的、圆叶的,长叶的……各色品种应有尽有。
一位齐耳短发、面颊通红、身穿白大褂的女性行走其间,细心地管理着这些绿色的生命。乍一看,她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名鼎鼎的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
成果转化“转”出一位研究员
李艳华从事大豆常规育种已有二十多年,迄今,她所培育的十余个“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已经全部市场转化,获得品种转让资金2000多万元,这些品种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增产大豆超过20亿斤,为农民增加效益多达40亿元。
“东生”系列大豆品种以高产、高质、易栽培著称。目前的“东生1号”至“东生10号”中,有6个为黑龙江省审定品种,4个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
依托“东生”系列大豆品种育种研究,李艳华多次承担并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14年,她主持的“东生号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推广”项目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还有几个新品系正在参加省试验。
曾有同行评价她:“李老师培育出的品种,适应能力强、加工品质好,在积温较低的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独占鳌头!”
可对李艳华来说,她更看重的是老百姓的评价。在黑龙江,各色大豆品种不胜枚举。但农民们都知道,“东生”系列的大豆卖得更好、价钱更高;粮商愿意收“东生”大豆,转手卖给食品加工商,这样的大豆颜色亮黄,不需要添加任何色素,总能在食品安全检查中顺利过关;甚至有几个品种的大豆,不需要脱皮就能使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将“东生1号”、“东生7号”大豆品种列为该省第三积温带主推品种。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2017年把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规划增加优质食用大豆种植面积。对李艳华而言,这是机遇,也是对她多年耕耘成果的认可。
鉴于李艳华出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15年,东北地理所创新性地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职称评定中论文限制的条条框框,破格晋升李艳华为研究员。在2017年中科院人才工作会议上,白春礼院长也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没有吃不了的苦”
育种工作中,既有创造的喜悦,也有寂寞艰辛的探索。从杂交到决选,直至通过品种审定,培育一个大豆品种大约需要12个生长季,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披沙拣金的工作。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李艳华每年都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田间地头或实验室内度过,劳动强度甚至超过了一般农民。
给大豆做人工杂交很困难。它的花朵很小,需要用放大镜察看;前期花朵的着位点又低,开头那几天甚至要匍匐着操作;再加上花粉量少、成活率低,这项工作挑战重重。即便如此,李艳华还是坚持年都要做200个左右的杂交组合,
在夏天的东北,李艳华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就要趟着露水在田间授粉;大中午的,还得顶着烈日在地里调查;傍晚忍着蚊虫叮咬在地里去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成了她多年来最精准的画像。
李艳华是个出身农家的女儿,读的又是农业大学。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经历,让她对农村和农业有着一种深深的情怀。她说:“我没有吃不了的苦。”
有趣的是,你若问李艳华工作中最艰难的是什么,她似乎并没有把别人眼里的辛苦放在心上,反而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管你多着急,大豆这种作物每年都只长一季,成果也就出得慢。”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加快育种进程,从2003年开始,李艳华每年冬季都要到海南加代繁殖大豆。早先只加一代,近几年加到了两代。她在从黑龙江到海南四千多公里的路程上,不知跑了多少回。为了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她还常常坐着两天两夜的硬座火车南下。
松嫩平原上的“金豆娘娘”
每年,李艳华都会接到成千上万个农民和企业的咨询电话,还有人拎着自己种植的大豆植株上门讨教。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一一解答。
一次,一位农民自家种的40多公顷大豆出了问题。他打电话给李艳华,希望她能亲自到地里看看,做个技术鉴定。
李艳华先是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到达红星农场三分场,由于路况较差,她又改坐四轮拖拉机。一路颠簸,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足足又走了一个多钟头。
赶到目的地后,李艳华不顾自己疲惫不堪,立刻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现场调查。情况明了了,原来是除草剂的药害导致了出苗不齐不壮。得到帮助后,这位农民激动地说:“李老师,你不愧是我们农户的金豆娘娘!”
李艳华说:“帮这些小忙也不涉及任何费用。但农户们对我的信任和依靠,带给我一份无形的动力,激励我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