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17 10:01:20
选择字号:
激发创新活力 兼顾“大家”“小家”

 李晓东

孙万儒

■本报记者 韩天琪

作为中央和国务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配套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成为近段时间的政策热点。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以下支持政策: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离岗创业人员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这些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在具体实施上会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让创新活动合规化

“为了落实国务院和深改组加强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文件,此次人社部出台了包含4项支持政策的《指导意见》,这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给科研人员松绑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政策。”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晓东表示。

事实上,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具体科研活动当中的“兼职创新”“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等现象一段时间以来是部分存在的。“事业单位曾有很多科研人员在企业中当顾问,或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董事或者股东等等。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确实对推动社会的创新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李晓东说。

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所谓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一段时间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规可依。这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决策层在决策时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处理“大家”和“小家”的关系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孙万儒看来,科研院所有基础研究部分,也有应用研究部分,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到企业和社会中释放创新活力无可厚非。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利好和激励作用有多大,还应当客观看待。

由于我国现在事业单位有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员的在职类型也有差异,加之具体单位的压力和责任问题。李晓东认为,虽然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也有一段时间了,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实施。

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如果能把束缚科研人员的条条框框打破的话,在整体上会对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推动力。”李晓东解释,因为很多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都是在事业单位中。如果这部分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创新活力被释放出来,国家整体的科研水平也会提高,对科研成果质量的提升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肯定有巨大的调动作用。

不过对于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层——具体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有些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比如说,科研人员会不会因此影响本职工作,科研队伍稳定问题,对已有的科研工作会不会产生冲击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李晓东认为,怎么为科研人员所属的机构松绑和减压才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国家宏观层面和推动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来讲,所有的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都是国家的‘宝贝’。如果把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创新活力释放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势必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十八大明确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从宏观层面,必须把这些研究人员和科研成果以合适方式释放到市场上去,或支持企业创新,或以企业方式运作,才能真正保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李晓东说道。

但在微观层面来看,从具体的研究人员所属的单位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由此带来的所有权问题、国有资产问题、创业风险、人事安排等等问题都会浮现出来。

李晓东强调,在这个政策实施的时候,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如果把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比做是‘小家’,那么国家就是‘大家’。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和社会,也是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作贡献,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从小家的角度看,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了研究人员,要落实评职称、待遇等等问题,如果科研人员又没有全职在单位工作,对单位来说可能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

李晓东表示,如果“大家”的政策出台了,但“小家”不能进一步开放和迎接挑战,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关系,这个政策的实施可能就不会尽快见效。

给科研人员松绑

也要给科研机构松绑

在李晓东看来,很多现实因素导致尚未充分实现科研机构的有效松绑。

国家已经提出了给科研人员松绑,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激励和鼓励进入企业和社会释放创新活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明确相关政策给事业单位的决策者松绑,除了为其责任松绑外,还要为其压力松绑。”李晓东建议道。

《中国科学报》 (2017-04-17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