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烁《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16日 17 版)
“‘双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前不久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幽默地说。面对中外记者,他郑重重申:“‘双一流’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985’‘211’的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等都已具备。“双一流”建设怎么看、怎么干?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定性为8个字,那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其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陈宝生指出。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使‘双一流’建设始终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协调一致。”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强调,坚定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是创建世界一流的根基。
世界一流好理解,可中国特色在高校发展中如何定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举了一个例子:“我在美国做了20多年流体力学研究,在美国,由于技术领域的高度成熟,这门学科发展已经处于稳定阶段。但在中国,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多个领域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流体力学的应用空间依然很大,这样的学科就应该定位成需要发展的学科,并且有可能建成一流学科。”
那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哪儿入手?“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现有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然后整体进入世界一流,是以学科为切入点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办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根据《办法》,我国将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100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校整体建设。
“有的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设一流学科。”陈宝生说。
“双一流”是“铁饭碗”还是“瓷饭碗”?
“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是竞争出来的,就是俗话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陈宝生强调,在遴选“双一流”时,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都必须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坚持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
他解释道,竞争优选,即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是竞争出来的;专家评选,即请专家根据标准评选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步名单;政府比选,即由政府根据国家战略来比选确定;动态筛选,即名单不是终身制、固化的,一个周期完结时,如果学校、学科不合格就要让位。
根据《办法》,将建成高校“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将被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为动态调整机制点赞。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专项资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对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减小支持力度。
陈宝生透露,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然后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公布第一批学校和学科名单。
“扶优扶需扶特扶新”,让院校差别化发展
根据《办法》,我国将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
“我呼吁,扶需扶特就应该往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东北的高校倾斜。”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表示,我国人才建设方面早有类似的倾斜政策,“我多次参加杰出青年科学家、长江学者的评审,这两类人才都有面向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和东北高校的倾斜政策。”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场里,几种声音形成交锋:好几位来自地方高校的政协委员提到:“中国90%以上的高校是地方高校,要控制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绝对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少来自中央高校的委员则认为:“‘双一流’建设就应当是扶优工程。”当然,也有第三种声音存在:“所有的学校在‘双一流’建设的龙头牵引下,虽然绝对差距拉大了,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全面提高一个台阶。”
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说:“‘双一流’最终只能是少部分高校,各类高校要各自找准定位、获得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专家指出,要处理好“双一流”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的关系,“如果只有几所一流大学,那是平地上插几根旗杆,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也有专家表示,学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带动整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高办学水平,这才是核心。
“双一流”建设要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
“双一流”评选在即,各大高校已不乏“抢帽子”的硝烟。何为“帽子”?就是具有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名头”的高层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双一流”建设,也是一场人才争夺战。
“如果‘双一流’建设仍然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院士等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为依据来排名,那么,人才抢夺大战在所难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强调,“不能数‘帽子’,现在人才流动无序在于,根本就不考虑流动的这个人才是否对学科建设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增加一顶‘帽子’。”
与个别人“向钱看”来说,更多人才的流动背后是迫于某种无奈。“我去年到甘肃、宁夏去了一趟,那里最大的问题是学科点少。人才想发展,却苦于没有发展空间。这些评上‘帽子’的人,在当地院校连博士生导师都当不上,除了走还能干什么?”左东岭举例说。
有专家担忧,有些大学把“双一流”建设简单化为一些数字指标的目标达成,甚至不惜重金四处“挖人”,这是要不得的,“因此,‘双一流’建设要重视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塑造,如果没有适宜的文化氛围,当其他地方有更优越的条件时,这些人才可能随时离去,数字指标也随之而去。”
《办法》对此提出应对之策:“双一流”建设将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的多元客观评价,不再单独组织申报,避免突击整合、互相挖角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
“高等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是对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何友认为。在这方面,还有专家建议,和人才事先签订合同,等到合同到期,人才方可以再次选择,从而保证合约期内人才和用人单位的稳定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