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王之康 阚凤云 赵鹏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14 9:14:32
选择字号:
校长热议:创业教育“过火”了吗

 

“现在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些‘过火’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过分关注创业并不适宜。”就在两会开幕前不久的一次论坛上,某位青年企业家在谈及高校普遍开展的创业教育时,如是说道。

近些年来,创业教育的话题一直是高教领域的热点话题,有关部门也在不遗余力地促进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双创”教育在校园内的普及。但必须承认的是,如这位企业家这样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市场。那么,在今年的两会代表委员看来,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到了“过火”的地步?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双创”教育须扣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当下有一种质疑,“双创”活动是不是过火了?就高校“双创”教育而言,它应该扣住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与企业为了谋求转型、寻找动力所进行的“双创”活动有所不同。高校 “双创”教育主要侧重点,应该是通过“双创”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高校的“双创”教育不但没有“过火”,反而是还不够的。

在我看来,“双创”教育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应该有一些突破。首先,它要突破知识灌输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双创”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性;其次,要突破学科间的隔阻,促进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并促进不同专业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第三,要突破课上和课下、书本与动手的阻隔,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与社会的实际接触,使他们产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实感受。“双创”教育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书本和实际的结合,都不是仅通过课堂所能完成的。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的“双创”教育的确存在某些浮躁的气息,这是需要加以克服的。大学的“双创”不应盯着赚钱,而应盯住“育人”,政府和社会对此应有共识。因此必须强调,要解决好学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是为学生的成长而服务的,但学业是基础。大学生要有大学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此相应的是几百年现代大学实践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学业框架。我们的学生不能荒废学业搞创业,那就不是“大学生创业”了,那与高中毕业搞创业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希望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学生能更好结合自身的专业,既能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提升创业的质量,然后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反过来促进专业学习。同时,又要能面对实际问题,超越专业局限,开拓视野,养成多学科合作能力。而所有这些,在目前高校“双创”教育中,做得还都不够。

我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光要看到两个“创”,还要重视两个“众”。不能把“双创”搞成“精英化”的小众教育。高校的“双创”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吸引学生普遍参加。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未来都要去开公司,他们可能选择就业、可能继续学业成为学者,但这样“双创”实践给他们的成长历练,会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种植下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的基因。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我认为,不管学生将来是否创业,在大学里都应该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因为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能力。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的“双创”教育和鼓励学生休学创业等同起来。

实际上,“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它能够点燃学生心目中向往未来、追求卓越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掌握事业成功的规律;它能贯穿于每个人事业发展的始终,具备了这种潜质和能力,有助于事业成功。

试想一下,如果年轻人对一项事业没有任何热情和追求,只把自己的岗位看成混饭的工具,还会做出多大的成绩呢?

但现在有些人一提到“双创”,就觉得是要鼓励学生离开校园去开公司。可是因为学生很年轻,不具备太多创业所必需的条件,多以失败告终。于是,人们又担心,让这么年轻的学生去创业,他们行吗?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未来事业当中所必需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为这种精神将伴随我们一生。如果一提“双创”就鼓励学生去开公司,那就把它看得过于狭窄了。

实际上,很多学生是在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走上创业道路的。他们觉得刚从学校走出去时不具备创业条件,所以先到某家企业工作,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才会出现一个创业高潮。我希望学生毕业时能够具备这种创新创业的思想,无论将来是否创业,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都是有好处的。

李克强总理强调“双创”,是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在广阔的社会舞台,开拓自己的事业。

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无论将来是自己创业与跟别人一起创业还是加入某一个公司,都希望他们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高校领导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以学生为本,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重在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

创业失败不该被“妖魔化”

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这个概念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究竟如何创业,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多少具体的想法和办法。所以,一些高校选择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大量、系统地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理念、思维和方法等。

现在有种观点表示,高校不顾大学生创业的高失败率,一味鼓励学生创业,行为有些“过火”。对于这种观点,我不太认同。

客观上看,创业所需要的相关条件众多,例如场地、资金、市场以及创业者个人素质、能力等,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其他群体而言,创业的难度很大,成功率低是必然的。

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去做老板、一定要创业成功,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具备创业创新的基本知识和思维,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即使没有去创业或者这次创业失败,但也吸取了经验和教训,为以后遇到合适的机会再去创业奠定基础。

事实上,高校中真正创业的学生还是少数,创业与否关键是要听从学生自己的意愿。对于创业意愿强的学生,学校要提供相应引导、帮助和支持。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有潜力的学生一定资助,帮助其实现创业梦想。

江苏大学就专门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普及、素质普升教育;另一方面,对于创业意愿强的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创业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对具有明确创业诉求的大学生特制创业实战方案,创造“下水游泳” “真刀真枪”创业实战的机会。学生创业成功,我们当然高兴,但是失败了我们也不气馁。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最根本的就是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后立足社会多一条选择。

创业失败不应该被 “妖魔化”。创业者不可能个个都成功,不要说学生,就是社会上的成功企业家,在新领域再次创业成功也并非易事。高校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创业的训练和实践上,失败、挫折都不过分计较,因为失败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是收获。我相信,有一批学生一定会在挫折中提升自己能力和水平,为以后成功打下“伏笔”。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孙林夫:

高校创业教育须更接地气

对于高校来说,将学生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创业能力是非常容易用到的一种能力。当然,社会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的确有些非议,比如在创业成功率非常低的情况下,有公众置疑学生用父母的钱投入创业,最终“打水漂”是否值得?

在我看来,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和勇气迈出第一步。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能力跨出第一步以及有跨出第一步的意识就很好。这一步跨出后可能不会成功,但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我们不能仅仅把创业成功狭隘地理解成办企业、办公司的成功。

当然,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而言,也的确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就应该更加接地气一些。也就是说,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尤其是与企业接触的实践。

比如,给企业开发某种系统。这项工作首先需要充分的需求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光讲理论是不够的,与课堂上的虚拟题目也不一样。企业的很多要求既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又会显得细枝末节,但却非常重要。如某些需求特点与应用习惯就可能决定整个系统是否会被企业采纳,而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会如何与真实的企业接触,如何和市场打交道。

总之,我们的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教授书面理论,不能仅仅教授所谓“理想状态”下的创业,我们要将实际的市场展现给他们,告诉他们创业很艰难,创业需要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双创”在于培养创新思想、提升创业能力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最有创新精神、创新冲动的阶段是青年时期,最能成事、获取成就的阶段是中年时期。但两个时期的成就是不一样的:青年成就大部分都是原创性的,甚至是革命性、颠覆性的;而中年成就大部分都是集成性、综合性的,他们更擅长动用各种资源集成创业。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颠覆性的创新。

中国要成为大国,一定要成为原创性的大国、掌握颠覆性技术的大国、有许多“独角兽”企业的大国。这些希望在于青年,而90%以上的青年在大学里。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是一所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下大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之所以强调当下,是因为中国已有足够的财富、教育等基础,并且已经开始进入大国和强国的行列,此时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来完成临门一脚。这关乎“两个一百年”的实现。而创新创业的主体在于学生,所以我觉得,高校必须把创新创业落到实处。

“双创”自2014年被提出来后,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却只是将其变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做了一些表面文章。但轰轰烈烈不等于重要,大规模运动不等于深入人心。

如今,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双创”是否过热的议论,这是因为大家在两个问题上的认识不清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两方面下功夫;目标则是创新思想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我们中国的大学不是创新创业过头了,而是一直照本宣科,对内涵体会不深,对目标定位错误。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毕业后再创业,试错成本非常高,所以在学校里就要容忍错误,降低学生的试错成本。这方面,高校有很多具体的事可以做,比如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不以成功作为学分换算的依据等。

其实,“双创”是给了大学生一个机会。所谓“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双创”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创业,看自己到底是骡子是马,是千里马还是十里马,看什么专业更适合自己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还是那句话,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致力于(我们也不拒绝)培养马云和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功企业家,而是致力于创新思想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

坚持创业趋势,适当改变培养方式

从去年开始,我国大力提倡大学生创业创新,这是有深刻背景的。首先,我国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而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创业。国际经验也表明,年轻人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其次,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靠现有渠道解决所有毕业生工作存在着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就能解决一批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后,从国内实践来看,有不少大学生、年轻人创业成功的案例。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有人说,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已经“过火”。我认为还没有到“过火”的程度,但是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大学生的创业,设立了相关机制,比如创业孵化器、休学创业等。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一些欠缺。同时,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还不能满足社会创业的需求,创业成功比例较低。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体制不太适应创业创新对人才的要求。目前重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知识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创业创新人才。这两种人才需求的素质不一样。通常学习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创业成功率反而比成绩拔尖的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适合知识创新,这提醒我们要对人才进行分层分类培养,鼓励部分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支持部分学生创业,而不是让所有人 “一窝蜂”盲目创业。

在国际上,美国、芬兰等国家培养出的学生之所以创新创业成功率高,是因为高校与社会企业联系密切。一方面,学生会去企业实践;另一方面,高校也会直接从企业招聘教师或邀请企业专家参加授课和考评。我国的高校教育是一个相对封的闭体系,高校老师去企业工作的案例较多,但是企业人员进入高校当老师的渠道不畅,很少有企业人员转行到高校当老师。所以,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前沿在企业,高校的书本知识落后于实践,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借鉴外国高校经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学校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积累把理论技术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经验。

总的来说,我国创业的趋势是正确的,但需要适当改变学生的培养方式,加强有效的规范指导。

两会上的“创业”声音

高校要做大做强“双创”,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有好的创意,以创意来驱动创新,以创新来引导创业,这就需要我们高校要有“双创”教育的体系,要有学生创意的平台,要有实现创意的众创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高校双创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放在“教育”上,而不是“创业”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

推进高校“创客”教育,重点在教师,难点在教师,出路也在教师。因此,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推进“双创”事业持续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

创新和创业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孕育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创意思考需要一定的时间,点子转化成现实也需要时间,而实践中的打磨提炼更需要时间。因此,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创新创业者脚踏实地耐心思考,而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

我认为创业的核心是要做好准备,创业是个很艰苦的活,无论怎样,创业都是九死一生的,要想清楚再去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作为学生,应该首先完成好学业,练内功、打基础,脚踏实地,充满自信,再说创业也不晚。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书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陈彬,见习记者王之康,实习生阚凤云、赵鹏飞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3-14 第5版 大学周刊)
 
相关专题:2017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