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6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名单。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华北地区森林植被水资源调控技术”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这项成果为我国华北地区森林植被调控水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指导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水资源高效管理作出了贡献。新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国林业、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项技术在北京市及河北省的79个县(区)示范推广,面积达570万亩,并推广与辐射到山西、内蒙古等地。应用这项技术,试验示范区有效水量增加5%~10%、水体总N、P含量降低10%~15%,示范推广区域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植被的水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源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举办了16次技术培训、20多次技术咨询活动,促进了农民科技能力及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为农民脱贫致富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山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据课题组负责人余新晓教授介绍,该项目以坡面、小流域、大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以华北地区水资源调控为目标,以不同尺度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为手段和导向,通过自主创新和有效集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科研人员研建了基于坡面尺度的水源涵养功能导向的坡面森林植被定向调控技术,评估与提升坡面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恢复与重建坡面低耗水人工植被、调控低功能人工植被结构。
通过研究,科研人员提出了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净水调水型森林植被结构优化配置技术,确定小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优化配置小流域森林植被结构、筛选配置以净化水质为目标的生态缓冲带。
科研人员研建了基于大流域/区域尺度的森林植被水资源格局调控技术,诊断与分析森林植被格局与功能、调控水源涵养功能导向的森林植被格局,集成坡面、小流域、大流域/区域为一体华北地区森林植被水资源调控技术体系。
研究中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登记著作权3项;发布国家标准2项、林业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
(铁铮)
《中国科学报》 (2017-03-08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