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2/28 17:43:37
选择字号:
时评:机器人上岗纳税需考量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如果机器人将大范围取代人类工作岗位,它们也应为此买单。他说:“如果一个机器人在工厂做与某个工人同样的事情,我们也应按同等水平向它征税。”但也有人担忧税单将会阻止机器人走上人类工作岗位。

实际上,机器人已经开始在各生产线大显身手。今年年初,日本富国生命保险使用了IBM人工智能平台Watson Explorer执行保险索赔类分析工作。人工智能的引入提高了个案处理效率,因而导致人力剩余,部门30%的员工被勒令于3月前完成离职。不难发现,近年来机器取代人类进行工作并非个案,国内的代工厂富士康也计划新增4万台机器人代替传统流水线上的工人。

但目前可以量产并能在一线代替人类的机器人主要集中在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上,比如制造业的流水线和零售业的终端销售等偏向于服务、辅助性的岗位中。不难看出,这些行业之所以使用机器代替人类,主要出于对成本的考虑。长远来看,相较愈加高涨的人工费用,一次性的机器投入显然更加划算:它不需要睡觉,也不会找人投诉,更不会因枯燥的重复工作产生心理问题,只需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因此,企业将能快速地收回机器成本,转而盈利。

而另一方面,面对已经和即将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的人们,政府就要付出更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而且社会不稳定因素会日渐增多。因此向机器人征税实际上是在保障人权和防治财富过度集中。

虽然,向机器人征税看起来具有前瞻性,可是不难发现,将其落地执行要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前不久欧洲议会就一部关于机器人的法律提案进行了投票,提案包括向机器人征税等举措,旨在弥补机器人造成的失业等现象,而投票的结果是396反对票、123赞成票及85弃票。而反对观点主要集中在担心征税会对技术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高精尖智能机器技术水平及普及率还远远不够,如果采用征税代替目前的资金补贴,这种双倍差或将对该领域的科技发展形成巨大的阻力。而且,机器人纳税标准、相关管理规范等问题也需要从长考虑,难以一蹴而就。无路如何,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与必然结果,其最初的目的是帮助而不是取代人类,征税与否的关键应该在于如何处理好保护传统就业与鼓励创新的关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