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程京院士在两会上建议政府针对老年慢病防控迅速制定国医治未病“黄帝计划”,加速“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
本报记者 刘欢
这是一枚神奇的芯片——藏有60多万个基因探针,能预测10大类、近170种疾病。
很多人并不知道,只有手指大小的神奇芯片诞生自一场可怕的疫情——非典。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见证了这枚芯片的诞生,并将它守护至今。
工程专业出身的程京,在英国留学期间就研发完成了一种新型DNA指纹检测系统,随后又应聘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与生物芯片结缘。1998年,程京已是美国纳米基因公司首席科学家,他和他的团队创建了世界上首个“1平方厘米超微实验室”,这一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当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
在美国的事业蒸蒸日上,程京却出人意料地回到祖国。
1999年,程京作为清华大学第一位“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来到清华园。他在清华老生物学馆一间30平方米、四处漏风的窄小地下室中,开始筹建清华大学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中心。这,就是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昏暗的地下室里,程京和同事们用的旧桌椅是从别的系走廊里捡来的;装计算机的纸箱子舍不得扔,塑料布一蒙就是餐桌……生活上“抠门”的程京在研究上则舍得投入,“该买的仪器、部件和试剂,一丁点也不能省。”程京叮嘱着。
当时,生物芯片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没有研究平台,更谈不上工业体系,甚至连相关法律都是空白,程京一切从零起步。
那时,程京一年要多次往返美国中国,巧的是,每一次,他都会被海关拦住。问题就出在他总是小心抱在怀里的大包。开包检查,包里装满了电子、光学和生物元器件。海关人员含糊,这小子,戴个眼镜,一脸书卷气,说他是走私吧,也看不出走哪门子私,可就是觉得不对劲儿。那包里的东西可都是程京研究生物芯片的宝贝,为领回宝贝,程京每次都得找校领导开证明。
生物芯片技术要造福人类,就得走出实验室。
2000年,在程京的带领下,由清华大学等4家单位出资的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落户。程京的头衔又多了一个——总裁。
2003年,博奥第一台生物扫描仪问世,当年,非典爆发。每天看着电视里不断播报的新增病例,程京急得来回走溜儿,“我们做医学检验的,总得做点什么。”程京寻思着。一天,程京看到一则新闻,新闻里说科研人员成功对SARS病毒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啪!”程京一拍桌子,喊起来:“兄弟们,咱们有活儿干了!”
程京向政府主动请缨,启动了SARS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研发项目,和同事们一起冲到抗击非典的一线。
当时疫情正盛,程京他们四处奔波,取样、检测、做标本……实验室设在302医院,程京他们自然成了被隔离对象。当他们没日没夜全力研发时,吃饭成了问题。出门吃饭,服务员一听他们是研究SARS病毒的,立马儿躲得老远。大家只好天天啃馒头喝白开水。
苦战一个星期,专门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研制成功。“2003年4月26日凌晨1时43分”,程京至今清楚地记得成功的那一刻。
程京和同事们没时间庆祝,马上带着基因芯片投身SARS疑似患者的检测与甄别中,一周内,就对404例血液、痰液、粪便等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非典一战成名,程京的生物芯片,迅速驶上发展快车道。
2009年,全球首张耳聋基因芯片在京问世,多年来,耳聋基因芯片让全国近200万新生儿受益,4万多人避免了错误用药所致的耳聋悲剧。如今,博奥生物已产出一大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不仅在全球收获240多项专利,更有多款生物芯片技术产品出口欧美、亚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中国芯’,是全国人民的健康福祉所向。”程京说,他要一直守护着“中国芯”,陪着它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记者手记
铭记“填沟人”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当年冲破美国封锁回国时所说的话。从百年前兴起留学潮至今,一批又一批像程京一样的中青年学者,从国外学成归国,在他们心中,都有着和华罗庚一样的爱国之心。
程京说:“我们是填沟的一代,中西方在技术方面的差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用智力、精力去弥补鸿沟。”这些“填沟人”,用不计得失的潜心研究和创业实践,一步步推动着发展中的祖国,不断发展,飞速向前。同时,他们也用各自的努力、经验和成果,不断完善着国内的政策和环境,为后来人争取更多更好的创新发展空间。
在他们心中,最完美的科研成就,必来自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