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锟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7/2/15 9:43:36
选择字号:
追忆航天“总总师”任新民:不让卫星带问题上天

2008年9月5日,时年93岁的任新民(中)在家中与技术人员研究实验。  资料照片 东方IC供图 1

2月1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布讣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12日1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任新民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为我国的“航天四老”,他是“航天四老”中最后离世的一位。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徐博明,这位长期跟着任新民从事风云卫星设计研发的“老兵”,不禁潸然泪下。

绝不让卫星带问题上天

任新民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因此,他又被誉为中国航天的“总总师”。

70岁时,任新民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总师,全面抓总负责,这也让他与上海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已50多岁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1986年刚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个毛头小伙。

作为风云一号A星研制团队的一员,他有幸近距离接触到这位航天界的翘楚。“1988年9月,风云一号A星发射前突遇问题,任老总三天三夜陪我们查找问题,绝不让卫星带着问题上天。”

风云一号A星发射当天,就收到了卫星云图照片,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气象卫星收到的第一张卫星云图。随后的1990年,又发射了风云一号B星。这两次发射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后第三个成功研制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半年后,风云一号B星失控,在高空轨道上高速旋转,危在旦夕!董瑶海回忆说,当时任新民坐镇现场指挥,他说这是国家的财产,不能就这么放弃了!风云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孟执中与任新民面对面坐着讨论,“我们这些年轻人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喘。”最终,在任新民督战下,年轻的风云卫星团队硬是让一个高速旋转的卫星“安静”下来,为国家挽回了巨大损失。

独立自主发展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A、B星后,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徘徊期。有人说,“干脆就采用国外成熟气象卫星为我们服务好了。”国际上欧美等同行也不相信中国会坚持下去。

“他四处奔走,上至国务院,下至国防科工委等各个部门,在中国气象局等用户的大力支持下,陈述各种支持国产化的理由,坚定要求支持我们的这支气象卫星队伍走下去,并坚信凭我们国家的能力一定能够蹚出一条路来。”徐博明说,这是任新民给我们这代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当时风云卫星低寿命的主要原因是卫星上的计算机系统对空间环境适应性不强。为解决这个问题,任新民耗费大量精力,协调各方资源解决这一短板。最终,1999年发射的风云一号C星,实现了长寿命业务运行,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之后,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开枝散叶。风云一号卫星的换代产品风云三号,风云二号及其升级版风云四号相继立项并发射升空。

据统计,如今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云图每年被数以亿计地引用,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遥感卫星数据库,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风云卫星数据。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约50%,提高到现在的90%。这些都离不开当初任新民坚决支持独立自主发展气象卫星的执着。

可以说,没有任新民,也不可能有中国航天在国际气象卫星领域的地位,更不可能有我们当前气象卫星与欧美形成的三足鼎立之势。

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成功发射15颗气象卫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每个提问都在关键要害

风云一号C、D星立项时,徐博明担任上海航天卫星总体所的所长。任新民每次来,徐博明都要事先做好各项技术汇总准备。“他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在关键要害上,不敢有丝毫怠慢。”对于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任老总一定要眼见为实。

那年的夏天,他来所里指导风云一号C 星时,提出要去看看卫星大底板的机械加工情况。徐博明说,“我们本想向他详细汇报一下,但过不了关,他一定要下车间现场看。”那时车间条件差,没有空调,也没有净化间,外面热,车间内更热,但任老总就是这么“执着”。他当时不但仔细询问状态是否正确,还要看具体的加工情况,细到让每位在场的工程人员感到吃惊。八旬老人亲下车间,对整个研制团队也是一种鼓舞,干航天要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态度和责任。

任新民的朴素也是出了名的。每次来上海,他从来不住宾馆,就住在卫星总体所的招待所。为了让卫星适应空间环境,要在地面模拟真空和超低温环境试验,任新民每次都会从北京赶到上海。“他会详细了解卫星运行的每一个参数是否正常,这对我们这茬人都是一种教育。”

业务精通、作风深入、生活朴素、为人亲和。徐博明说,“他教会了我们应该怎么干航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