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红”布满世界时,我们知道,春节来了。
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春节曾经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加深,尤其是中外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春节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节日。
然而,最纯正的“年味儿”依然只有在中华大地上才能体会到。
于是,当年三十儿的鞭炮声响起,当热乎乎的饺子出锅,在海外异乡的中华儿女思念着家乡的味道,而身处中华大地的国外友人也见识着他们不曾感受的喜庆与祥和。
异乡的春节,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奇特的感受。
在此,本报邀请数位身居海外的高校学子,以及在国内过年的留学生,请他们诉说在异乡的春节感悟。
思念的距离,家的味道
■张心
“距离”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它能将思念放大,也能将期盼消磨。于海外漂泊的学子而言,我们大多属于前者。
有人说,科技在改变着一切,相比于远古时代只能举头望明月,以千里共婵娟来寄情相思的无奈来讲,现代人手握社交软件,按一条语音、发一次视频,凭借即时通讯所带来的便利,轻而易举地冲破了地理距离——这道最难以逾越的鸿沟。
可当春节来临,记忆里热闹非凡的故乡、路旁张灯结彩的喧闹、零点倒数时满城的烟火,被纽约——这座我读书的城市,以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终日匆忙的人潮所替代,转而变为只能在梦里才可以触碰的回忆的时候,我才明白,距离终究是距离,无论地理还是心理。
沿着百老汇大道往南走,一百街的转角处有一家农货市场。周五夜晚,里面排满了为家人挑选新鲜牛排、有机牛奶的外国顾客。这个如往常一样的下班高峰,因为被选定在除夕之夜,在海外华人的心中,多了一份置办年货的喜悦和忙碌。我提着购物篮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穿梭。一个人的跨年之夜,还是第一次度过。谢绝了一些邀约,在一个本该热闹的日子守一份独享的清闲,也许是海外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刻下的习惯烙印。庆祝的方式当是自己舒服才好,没有太宏大的新年愿望,只希望做一份和父母烧的饭菜味道有那么一点接近的料理,便心满意足,以为是于千里之外回归了故乡。
“味道”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存在。潜移默化间将人拉回久远的记忆,万般情绪,起于无形,弭于惆怅。父亲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里,指导着我放菜的顺序、调料的多少、蒸煮的时间。有那么一瞬的恍惚,以为是他在厨房忙碌,客厅里传来春晚的喧闹,母亲乐此不疲地给我塞新买的零食……而今,一碗新出炉的饭菜的香气,在热气腾腾间描绘出这样一幅回忆的画面。舌尖上不仅仅有中国饮食的精巧,还有熟悉的家的味道。也许真正的幸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除了填满胸腔的温暖,别无他欢。
(作者现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春节的游子乡愁
■陈静
2017年的春节是我在美国度过的第二个春节。记得去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来波特兰州立大学访学,我对于异域文化充满了好奇,总是尽可能多地走近、接触和了解当地文化。而今年,作为一名开启新的学业之旅的博士生,我对新春佳节这个渐行渐远的特殊日子,内心有种莫名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和去年相比,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复杂情结。
异乡的春节,怀念亲人团聚的浓浓真情。也许是因为“求学路漫漫,不知何时是归期”的缘故吧,我倍加思念年迈的双亲,既感悟到一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企盼团圆、思念故土的怀旧和伤感,又倍加回味与亲朋好友的相聚,平添几许“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和漂泊感。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每到年三十,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忙碌到很晚?也体会到为什么天天像过年,他们还要那么热衷于此?是啊,那是一种对传统的珍视,那是一种对家的笃爱。
此时此刻,我惦记起家的味道,把父母传递的浓浓亲情细细体味了一番,也怀念起神州大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个中滋味,像陈年老酒,像秋桂飘香,芬芳怡人,久不消散。
异乡的春节,倍感全球华人一家亲。春节前后,当地华人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举办了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温暖着身处异乡的每一个人,单从形式上看,这里的春节一点也不寂寞。然而,今年的春节却又增添了些许特别,因为伴随着华夏大地喜迎新春的祥和背景,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并在一周内签署各种行政命令和关于内政外交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引发了部分留学生群体的恐慌和担忧,在此情况下,参加华人的新春联欢,让我体会到“情是故乡浓、人是同胞亲”;更让我期盼早日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也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那句肺腑之言:“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异乡的春节,我也主动承担起向国际友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受女儿老师的邀请,正月初三我去给美国小朋友做了关于中国春节文化习俗的讲座。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重新温习了这一流传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传统,也重新梳理出自己对于春节的理解和膜拜。孩子们张大好奇的双眼,频频举起小手,争相参与互动。在和小朋友们一起高声祝福“新年好”的同时,我也默默祈祷着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现留学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家人团聚才是福
■张谢君
年三十早晨,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位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在年三十背着家人偷偷跑出去,在商场里被孙子看见,孙子就以陌生人的身份陪她逛了一天,其间,老奶奶都是以年轻时的模样出现。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直到晚上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孙子叫了一声“奶奶”,年轻姑娘变成了银发老奶奶,我才意识到这是个温暖的亲情故事,让我也想起了远在国内的人,也就是这一刻触发了我所有想回家过年的情绪。
今年春节,我身处俄罗斯,家人也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总觉得家里格外冷清。出国前,我早已和家人商量好,过年就不回去了,我知道他们是心疼我来回折腾受累,我也安慰自己,就这一次不回家过年,也算是新鲜。可是真到了年三十,我怎么也管不住自己想回家团聚的心。在国外几个月,我已经学会了做很多菜,真想在准备年夜饭时自己也“露一手”,也很想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包饺子,然后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室外,一边跺脚一边放烟花。
国外的春节来得静悄悄,去得也干净利落。等我们发现临近春节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几个小伙伴相约腊月二十九去买酒买肉,除夕时每个人做两三个菜就是一桌年夜饭。国外春节的气氛远不如元旦,幸好我们有人从国内带来了对联和剪纸,可以装饰门窗,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为增加春节氛围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农历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时,大家纷纷同家人接通视频拜年祝贺,颇有“天涯共此时”的感觉。
除夕过完,初一的早上也不会在鞭炮声中醒来,除了有些疲惫以外,这个年就基本过完了,没有走亲戚、拜年、讨红包,也没有催婚、催生的烦恼,和朋友一起过年更多的是轻松自在,但也更加明白过年时和家人团聚的意义。
(作者现留学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佳节与乡愁的夹杂
■郝宗娣
腊月二十三已正式开启年的模式,但身在国外,我腊月二十九才开始休假。这一天,我清扫房屋,与先生一起去菜市场置办年货。说是年货,实际上也就是包饺子用的面粉、肉、菜。当天市场的气氛与平时也并无不同,然而春节将至,我们作为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心情却是不同的。
年三十那天,一位同样不回国的朋友邀请我们去家里吃火锅。黄昏后,几个人在屋内席地而坐,说说笑笑,中间夹杂着吃、喝、微信抢红包、与家人视频,场面虽然不甚热闹,但每个人心里都已经乐开了花。
虽然知道家乡习俗是“大年初一起得早”,但远在异国,我还是赖到了十一点才不情愿地起来。由于前一天在朋友家吃火锅,没能吃上饺子,这天下午,我就和先生分工合作,很快包好了三鲜馅和香菇猪肉馅的饺子。晚饭期间两人对坐,蘸着老陈醋,吃着纯手工水饺。有饺子,才有年味儿。
大年初三重回校园,走在宁静的小路上,我发现除了严寒、雪以及道旁枫树上残留的一点红有些许年味,在这异国他乡我已找不出任何能够令我激动的东西了。虽然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此处也在春节期间有着长假,但民俗之差异又决定了这里不会有噼里啪啦的“大地红”和说不尽的热闹景象。此时,走在被大雪覆盖的校园里,冷清的小路似乎享受着为数不多的宁静时刻,而我则继续在佳节与乡愁夹杂的季节里,奋斗在此处,仿佛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个佳节。
(作者现留学于韩国明知大学)
一家人的春节
■秋香
记得2016年1月,我回到中国正好赶上新年,那时学校刚好放假,我感觉有点儿孤独。每天的日子就是吃饭、睡觉、画画。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时一想到春节怎么过,我心里就觉得好难受,因为好朋友们都回家了。
直到春节将近的一天,我的导师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和他的家人一起过春节。这个电话让我心里觉得好温暖。从来没有和中国的家庭一起吃过饭的我,既觉得有些尴尬,又觉得很好奇,会是怎么样啊?
再说我还要吃饺子呢!在我的印象中,我在2011年第一次在济南留学,2014年再次来到中国。到西安以后,我几乎没吃过好吃的饺子,这让我对春节的饺子很是期待。
2016年的春节,我和导师的家人在一家连锁餐厅吃年夜饭。我们的饺子没有先上,上的都是凉菜和热菜。等饺子上了,我感到有些吃惊,因为之前我从没见过这么可爱的饺子,而且非常好吃。快到结束的时候,餐厅的服务员关上了灯。开始我没明白她要做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一些非常小的饺子要煮,煮完后的饺子要盛给每个人,而谁的碗里有几个,谁就有相应的福气。我碗里有两个小饺子,服务员解释说是“双喜临门”的意思,我特别高兴。
第二天,学校给留校的留学生组织了新年小晚会。从解释春节的来历到表演节目、包饺子、吃饺子,大家都带着一种玩耍的心态。我觉得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最好玩的环节要数领红包和跳舞了。作为一名来自中亚的留学生,我知道不管什么节日,我们都一定要好好跳舞,所以在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便不停地放我们当地节奏欢快的音乐,并开始一个劲儿地跳舞。记得有人说过,我们中亚的学生把中国春节改变成带有中亚风的春节了。但是我觉得春节本来是让大家团结起来,是一家人的节日,平时见面不多、忙于学习的我们当时真的团结起来了,像一家人一样!
(作者为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现留学于西北大学)
感受中国的年
■阿诺德
2008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春节。直到来了中国以后才明白,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不是圣诞节,而是春节。
第一次亲身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是在2009年的春节。那年我随着朋友去他的家乡过年。当时的热闹气氛至今让我难忘。第一次亲身经历了各种活动和习俗: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挂灯笼。年三十晚上,离家在外的游子赶回来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餐桌上菜肴极为丰富,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出门放烟花,街上张灯结彩,色彩斑斓的烟花和孩子们的笑声让人随时感受和触摸到中国年的温馨和欢乐。虽然已过了八年,但那种美好的回忆依然牢刻在我脑海中。
不过这八年里,我大多数春节都是在城市里过的。城市里过年的氛围跟乡下大为不同。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回各自家过年,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都不见了,城市里空荡荡的显得比较安静。虽然如此,今年在北京过春节感觉还不错,过年那天北京街头几乎没人,但是在整个城市里还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因为街上有不少人在放鞭炮和烟花。不少朋友和同学通过微信用各种各样的语言祝我新的一年平安、健康。有的还通过发红包来表达他们的祝福,让我极大感受到中国人的厚道和热情。
过年的那一天没回家的朋友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吃年夜饭。这让我再次回想起了2009年那美好的过年气氛。
在中国过春节有件事情必须要做,就是看春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春晚有很多精彩的表演。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红军战士。他们走过了那条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长征路。他们就是和平年代长征精神的具体形象,也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在和平年代也不忘把不朽的长征精神融入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在这八年里,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为它的变化速度深深震撼到了。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富有中国特色、祥和喜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作者为纳米比亚留学生,现留学于北京交通大学)
小城市的春节
■阿巴卡
2011年,我来到中国。但第一次真正过春节是2014年。那年我的一个中国朋友请我去他家过年。除夕时,朋友的妈妈给我们做了很多好吃的菜,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新年晚会,然后一起去路上燃放爆竹。从那时起,我开始感受到了中国新年的气氛。
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去年在山西侯马市过的春节。也是一个中国朋友请我去家里过年。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的小城市过年,在那里,年味变得更浓了。春节时候,商店、市场都纷纷关门,人们或在家里,或出去游玩,或外出访友。我自己也感觉好像在我的国家过我们传统节日一样。
除夕上午,我和朋友一家一起打扫卫生、贴窗花、挂年画。下午我们去了朋友夫妇的父母家。在那里,我们一起包饺子,吃小吃,聊天。十几口人在一起,感觉特别热闹。
今年我在中国的春节也过得很不错,除夕下午,学校校长、书记、国际教育学院的院长和老师们陪我们留学生在学校过年。我们一起包饺子,做活动,学校还送给我们很多礼物。活动快结束的时候,钟校长还给所有参加活动的留学生送了红包。这让我们很是兴奋。
(作者为乍得留学生,现留学于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报》 (2017-02-07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