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20 9:31:33
选择字号:
粉垄让第二粮仓砂姜黑土“脱胎换骨”

拖拉机深翻砂姜黑土效果。

粉垄砂浆黑土效果。

 

■本报记者 张晴丹

相较于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的高产田(第一粮仓),以中低产田改造为目标的“第二粮仓”工程更具增粮空间,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希望工程”之一。

然而,承载着科学家们美好愿望的中低产田多年来一直被砂姜黑土阻碍了发展的道路,破解砂姜黑土这一难题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标。近日,第二粮仓改良砂姜黑土现场会在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举行,现场实践证明,粉垄深旋耕技术对改造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打开了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开关”。

“粉垄深旋耕技术具有广阔的示范推广前景,建议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让这项科研成果在全国多地生根开花,造福百姓。”粉垄深旋耕技术发明者、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如是说。

中低产田增产增效的“绊脚石”

对于安徽地区的农民来说,砂姜黑土并不陌生,这种土湿时泥泞,干时坚硬,拿他们的话说就是“湿了像块糕,干了像把刀”。

实际上,我国黄淮南片的淮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四省交界的地区,有 6000多万亩砂姜黑土为主的中低产田,这些砂姜黑土有着统一的特点:土壤颗粒较粗大、含砂姜量较多、遇旱板结僵硬裂缝、遇涝发粘不透水、适耕时间短。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都不尽如人意。“粉煤灰等对改造砂姜黑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大面积推广还有很大的难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二粮仓项目发起人张正斌表示。

因此,如何改造这些中低产田,进一步推进小麦—玉米吨粮田建设是当务之急。

新技术带来新突破

为了改良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张正斌在2015 年就从河北农哈哈农机集团向安徽省涡阳县、中科院合肥分院淮北现代农业综合基地、同丰种业吨粮田示范区,引进深松精量播种施肥一体机耕作并进行了示范推广,这一技术有增加土壤蓄水增产等效果。

张正斌介绍,之后,他们从广西五丰农机集团引进粉垄深旋耕机到涡阳基地进行了五十亩示范作业,深旋耕三十公分,松土厚度达到了五十公分且不乱主体结构土层,形成了松土层土壤粉碎,坷垃较小,不打乱上下层结构的松软通透性强的土体,打破了犁底层,明显地改变了砂姜黑土板结僵硬、通透性差的不良性状,对挖掘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高产潜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5 年,中国科学院在淮北涡阳县实施第二粮仓项目,项目组利用粉垄深旋耕技术示范改良砂姜黑土200亩,经过两年三季作物生产(冬小麦—夏玉米和夏大豆)示范表明,小麦、玉米连续三季亩产超千斤,持续保持超吨粮田高产潜力。

粉垄技术亮点突出

据了解,该粉垄深旋耕技术是由韦本辉发明,并与广西五丰农机集团联合开发了新型农耕机械,可以深耕深松粉碎土壤30~60 公分;由于松土层2~3倍加深,有利于秸秆粉碎入土埋没还田,同时平整镇压土地等一次完成。

这项技术具有很多亮点:克服了普通水平旋耕较浅15~20 公分,且需要前期进行一到两次灭茬的困难;解决了深松不能同时灭茬除草,杂草病虫害容易普遍发生的问题;克服了深翻耕地容易翻上生土层和需要粉碎土壤平整土地分次多种耕作的不足。

在此次现场会上,在同一地块上展示了粉垄深旋耕、拖拉机深翻、拖拉机深松三种主要改土耕作方式,粉垄深旋耕因一次作业同时完成了秸秆粉碎、耕层深松、土壤粉碎平整作业,替代了深松、深翻、耙耱整地多程序的耕作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改良砂姜黑土效果,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

目前,粉垄深旋耕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二十多种作物示范表明平均增产10%~30%,高的达50%左右,后效持续明显,且减施化肥20%仍能增产提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绿色提质增产增效农耕新技术

韦本辉表示,在淮北易旱多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砂姜黑土地区,粉垄深旋耕改良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成效显著,抗旱减渍、持续增产增效。应该在砂姜黑土等中低产田地区进行大面积深旋耕示范推广,这将在我国中低产田改良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7-12-20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