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静
截至今年12月,我国现行的节假日方案已经走过整整十年。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宣布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这标志着我国从现代政治性节日体系走向与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并存。
十年间,新的节假日方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传统节日的彰显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节日变革背后是思想转变
节日体系改变的背后,是人们文化思想的转变。
在2007年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出修改的五年之前,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略。这在人文学家、中国民协原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看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涉及到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文化自信的问题。”李汉秋解释说,“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没有自信的,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是旧风俗、旧文化,要加以批判。民国时期,已经有取消传统节日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制定了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那时放假的传统节日只有春节一个,独木难成林,传统节日体系在制度层面被废置。”
李汉秋感到,推动传统节日体系复兴的时机到了。
2003年3月,在新任有关领导人与七位高级专家座谈时,李汉秋发言,认为传统节日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应当得到重视。2004年和2005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连续在全国政协提案中建议,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要放假,但并未被中央职能部门采纳。
但从2005年起,风向开始转变。中央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不要冷落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断增加。
2006年,李汉秋的提案开始得到肯定的答复。到了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修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放假。李汉秋也由此被媒体称为“传统节日放假的推手”。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看来,传统节日放假调整还与外力推动有关。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加入这一公约。而就在这一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了社会上对传统节日传承问题的重视。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位列其中。
“传统节日开始逐渐摆脱负面形象,被认为是我们要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萧放介绍说,“当然,还有一个隐藏的大背景,那就是当时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从物质匮乏走向宽裕,产生了休闲消费的需求。传统节日放假,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民族生活的时间表
中国人总喜欢用“像过节一样”来形容那些美好的日子。中华传统节日是人们祈愿的生活状态,具有特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的岁时年节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又有重大发展,近百年受到冲击,但民间乡土社会一直坚持着,延续至今。”李汉秋介绍说。
在李汉秋看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很好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中。“传统节日循天时、重人伦,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这在传统节日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春节是冬闲,人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清明迎接春天,提醒着农民要春耕了,人们在万物生机勃发的时候,感谢大自然和祖先赐予我们生命;人们在端午迎接夏天;中秋则是丰收的季节,瓜果收成,稻谷飘香,月满人圆。
民族生活的时间表除了循天时之外,传统节日的另一大特点是重人伦。“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我们不仅祭祀家族祖先,也纪念民族祖先和先贤先烈;端午节,我们感怀屈原的爱国精神;中秋节不仅是家庭的团圆,还有民族和国家的团圆,全球华人都在过节。可见,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李汉秋说。
在萧放看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时间制度,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机会。“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但当你进入传统节日的仪式中去时,就回归到了传统之中。我们用传统节日来进行历史观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展示、欣赏和享受。”萧放说,“这看起来是回归家庭,回归历史,实际上更是为了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此外,传统节日还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包括励志功能、社会聚合功能、生产和消费功能、社会精神调剂功能等。比如,春节人们要回家,家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春节回家要祭祖、亲人团聚、邻里走动、亲戚来往,这就是基层社会一个很好的关系强化过程,也成为人们未来一年的精神动力。”萧放说。
在李汉秋看来,人的精神是要有体系的,有一个体系,精神才有归依,才有坐标,人才明白自己在这个坐标中间处在什么位置,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宿。“节日体系是民族生活的重要时间表,让政府管理好时间,让公民安排好生活,才能让中华节日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李汉秋说。
十年变化
如今,清明、端午、中秋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已有十年。
在萧放看来,十年间,传统节日复兴的成效显著。“实际上,传统文化复兴中最有成效的就要数传统节日了。”萧放说,“政府和社会层面都非常重视,无论是非遗工程还是中央文明办推出的‘我们的节日’口号,都把传统节日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抓手。媒体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不断增加,让传统节日的形象和内涵更多地为民众所了解。”
据李汉秋的观察,这十年来,各地的清明、端午、中秋节日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同时,传统节日活动还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李汉秋曾四次参加分别在上海、台北、奉化、南昌举办的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传统节日成了海峡两岸一种民族文化纽带。此外,现在到了端午节,龙舟竞赛不仅在国内普遍开展,还传播到了国外。中国人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小小的粽子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载体。”
萧放也感叹,十年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节日消费品生产也愈加多样,这形成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期待。
“老百姓觉得传统节日有假期了,能休息了,可以回家看望亲人,可以去社交,传统节日假期成为了社会调节的时间点,成为人们期待的节点,也会逐渐成为人们一种生活习惯。”萧放说,“而要说最根本性的变化,那还是传统节假日的恢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正面的评价,使传统文化增加了更多传承的机会。”
更让李汉秋欣喜的是,十年来,自己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大框架的建立。“我国认定的重要传统节日由最初的四个,增加了重阳、七夕和元宵,变成七个。至此,我们已经复建起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并恢复了以天时地气为凭依、与生命节律相呼应、以人伦精神为灵魂的体系特色。”
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融合
十年间,假日调整让传统节日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节日的活力仍然没有完全彰显。吃粽子、赏月等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多地被旅游、购物所冲淡,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和孩子来说,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可能比传统节日更有吸引力。
在萧放看来,这是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缺失太久、传统节日习俗被长期抑制导致的结果,也与人们维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仍然不强有关。“比如,到了美国万圣节时,很多中国的幼儿园、小学组织家长买道具过节。现在,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缺少这种意识。”
“所以现在我们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把原来的文化记忆找回来,另一方面还要让这种文化记忆跟当代人们生活、时代精神融合起来。”李汉秋表示。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显著变化就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有媒体就尝试推出过“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在“网络中国节——端午”活动中,利用网络介绍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漫画,推出“书说端午”视频节目;在中秋节,则推出“网络秋晚”,融入了古琴弹唱、文学讲述和汉服艺术,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兴趣。
“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游戏、网络讲座、网购节日消费品等,都是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很好的方式。”萧放说,“传统节日不应该总是一副单一的面孔,它的严肃性和娱乐性要相辅相成,让人们特别是孩子,对传统节日充满快乐的记忆。”
最近上映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就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灵感创作的,从妙趣横生的墨西哥民间剪纸到激情澎湃的墨西哥音乐,从美轮美奂的亡灵节万寿菊桥到墨西哥特有的无毛犬,精彩的电影让不了解墨西哥的观众也能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共鸣。这或许能为我们复兴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怎样为传统节日的传承提供更多条件和机会,怎样使传统节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拥有自己的位置,让大家离不开它,怎样让传统节日过得更有味道,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萧放说。
《中国科学报》 (2017-12-0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