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完成再探万米深渊的科考任务后,“探索一号”科考船昨天(23日)顺利返回三亚港。万米深的海底,究竟是什么景象?科考队员突破多项瓶颈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
在“探索一号”所搭载的各种深潜设备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可以说是一名“老乘客”了。不过,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的深渊科考,“海斗”号又承担了新的任务。在68天、近8000海里的航程中,“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先后5次潜入万米深度,并首次实现了我国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唐元贵:海底是比较平坦的,看到的就类似月球表面似的,有一些小的凸起,有一些小的凹陷,但是整体上是比较平坦的。接下来“海斗”号就在海底进行了坐底式的航行,然后我们也在不断发现有生物、活动的生物进入到视景中来,我们也尝试着跟踪了一些钩虾、或者其它的类似生物的运动。
利用光纤模式,“海斗”号坐底航行长达4个多小时,并保证了整个移动过程中的视频实时传输。为了实现这一技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科研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唐元贵:这么一个超长的距离,我们这次利用的是38公里的光纤,另外一个就是超大的深度,超过了一万米,再一个就是微细的光纤,0.4毫米。为了防止这样的微细光纤在水动力的作用下而拉断,我们特意设计了两端都可以随力而不断释放光纤的这么一种模式,发射端和接收端这两端需要做出特殊的处理。
万米级长距离微细光纤传输及控制技术的突破,使得海底深渊的画面能够实时回传,这一重大突破将为我国的深渊科考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