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了解到,北京时间11月13日,伊朗、伊拉克边境地区附近发生7.8级左右地震。为协助伊朗、伊拉克进行抗震救灾工作,国家综合地球观测共享平台于地震发生当日,紧急启动中国综合地球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机制,面向共享平台各分中心和我国主要卫星数据服务单位发布紧急通知,动员和征集重点震区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震区的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灾情分析处理。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此次地震的数据应急活动。
在科技部的指导下,这项工作由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卫星数据技术部具体组织开展,目前已收集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风云三号系列卫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高分二号、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公司的北京二号和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高景卫星、国家测绘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资源三号等10颗卫星、570景、256GB地震前/后遥感数据。后续陆续还有更多国产和国际卫星数据的更新,以及灾情信息结果的汇集和发布。
伊拉克-伊朗2017地震国际数据援助专题网站已于14日15时开通,全球用户可以通过中文或英文门户来免费下载相关数据。共享平台会继续对相关区域进行密切关注,收集灾区有效遥感卫星数据,及时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所有数据和灾情信息都免费向全球的科学家和减灾机构开放。
据了解,该响应机制是我国基于综合地球观测组织框架创立的新型灾害数据响应机制,作为对于政府间减灾数据合作机制的补充,已经在2016年新西兰地震和2017年墨西哥地震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