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在京成立 |
16家大型能源电企和30所高校参加 |
为解决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1月17日,华北电力大学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牵手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16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30所高校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联盟成员企业负责任人和高校相关专家参加了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工作规程和组织机构,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报告》,围绕能源电力领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举办了专家主题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始终以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素质受到国内外青睐。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面向一万多名工科学生、600多名工科教师、150多名工学院院长、5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工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工具使用、研究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企业充分肯定,但在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相对较低。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也显示,我国“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虽然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工程师总体质量却不靠前。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工程教育的传统优势,也折射出工程教育对国家、行业发展的现代需求适应性存在不足。“因此,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变革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工程教育理论和产业需要,借鉴合作教育、工程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新视角,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据介绍,“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成员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强力支撑中国能源电力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绿色发展。根据联盟工作规程,联盟致力于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引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和校际合作,促进高校与国家战略同向发展、与企业进步同频共振。联盟定期组织学术论坛,开展能源电力行业卓越工程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成员单位共同承担相关科研课题,在人才、科技、智库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打造校企协同、校校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中国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报告》以2016年度的电力人才发展数据为依托,以详实的案例为载体,系统阐述了中国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的发展,全面梳理了电力行业在人才体制机制构建、培养平台搭设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当前电力行业人才的矛盾与短板:供需矛盾,人力资源总量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人才短板,紧缺复合型、创新型、工匠型、国际化人才。《报告》分析了当前世界能源深刻调整、我国电力供求关系深刻变化、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强的现实,指出未来电力行业人才培养要以创新为驱动,强力支撑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充分,案例翔实,是我国电力人才发展的第一个年度报告,为高校的培养人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作为联盟成立的发起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在近60年的办学史上,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一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该校以大学理事会为平台构建了校企联合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以“四模块.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功探索出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开创了有华电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之路。(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