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涛
科学普及是科学知识向大众的传播,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渗透。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其分化、突进、综合、重构的速度较快,而社会科学一旦形成体系则趋于稳定。但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渗透,可促使社会科学发生变革,与时俱进。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总趋势上互相推进,但也互相梗阻。
1978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家和人民群众都十分振奋,上上下下充满对科学的渴求,自然科学顺势向社会科学渗透。会后,笔者很快看到南开大学数学教授王梓坤出版的《科学发现纵横谈》,随即买下抢读。王梓坤用的都是自然科学史上的案例,但我觉得对社会科学有方法论的启示。
接下来的“真理标准”讨论,社科界多从自然科学史中寻找案例作论证。但当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仍然像在两条道上跑车,虽同向,但交叉、融合不多。
中央领导明察国情民意,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中国化,现代化,不断吸收当代自然科学成果充实、丰富自己,才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这是马克思主义者要做的事,也是非马克思主义或准马克思主义者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该告知、奉献的事。
马克思主义要指导当今的自然科学,要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如果对当今自然科学的格局及未来的趋势不甚了解,指导就不免外行。从维护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言,自然科学工作者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任务也颇重。当然,不能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都熟谙每门自然科学,但也不能过于孤陋寡闻。
当前,党中央很重视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渗透、交融。最近几年,一直请两院院士和思想前卫的社会科学学者、专家等到政治局讲课;组织科学家参与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改革,担纲国家重大项目,参与制定规划,立规立法,呈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个友好界面;一大批从科技、人文院校毕业,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众多中高层科技工作者到基层挂职锻炼,也送去新风;中央领导出国的阵队中频频出现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家的身影。
如今,壁垒已经打破,渠道正在疏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股大潮的汇流势不可挡,我们也应当在这伟大的汇流中翻上自己的一朵浪花。(作者系群众杂志社编审)
《中国科学报》 (2017-10-27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