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科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0/26 9:05:35
选择字号:
钟科平:开放凝聚创新能力

 

钟科平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春华秋实,当年的愿景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4年后的金秋,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全面开放合作提出了新的指引。

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其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科技创新是支撑服务互联互通、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桥梁纽带,这对国际科技合作既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5月启动的“一带一路”科技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与各国展开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建设科技园区、进行技术转移等,促使创新能力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如果说,曾经的科技合作主要是单一成果、技术、项目的合作,那么,新一轮的科技合作则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更加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是更加注重创新核心要素流动、科技资源优化、机制体制创新的共享共赢的开放合作。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中国非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可。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努力学习先进,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培养国际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凝聚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科技开放合作的新使命。

如果说39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关键词是招商引资,那么,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和促进,已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在开放合作的过程中,资金、技术固然必不可少,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具备持久价值的往往在于人才、理念、创新能力乃至文化软实力的交流互鉴、博采众长。

人才建设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牛鼻子”,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这也意味着,在不断走向深入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中,不仅要“引资”,更要“引智”,不仅要“招商”,更要“聚才”。在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征程中,开放合作承担了吸引优秀人才、凝聚创新能力的新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用好广开贤路的“五把尺子”,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断凝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只有实现从人的对外开放向人才的对外开放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对外开放,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强国梦。

当前,中国正在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前进,更需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机构、大科学中心,成为一些国际性科学组织的所在地;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扶持一批处于国际先进地位的研究领域和引领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企业;产生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孕育出一些变革性的新理念。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时代的开放合作中,中国的创新能力建设必将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必将不断累积,新空间必将不断拓展。

《中国科学报》 (2017-10-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