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10月25日上海讯(通讯员张婷 记者黄辛)创新驱动发展。当前,高校该如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工程科技人才?10月2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工程教育”校长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9位高校校长和工程教育领域专家,围绕“面向新时代,提升工程教育新内涵”的主题,为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和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分别致辞。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主持了论坛的全部报告和讨论部分。
李永智指出,2017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标志着“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挑战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主体和重要力量,如何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上海乃至中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举办此次“工程教育”校长论坛,是华东理工大学面向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与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使命,服务与支撑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旨在通过与会的校长和专家分享各自在工程教育创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明确工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分析工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探讨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体系。
针对论坛“面向新时代,提升工程教育新内涵”的主题,曲景平在致辞中谈了他的思考。一是面向新时代,工程教育要有新境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大学的工程教育应登高望远,创新模式,树立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二是面向新时代,工程教育要有新内涵。大学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注入新内涵。三是面向新时代,工程教育要有新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和工程教育国家。曲景平表示,华东理工大学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在进一步凝练已有的工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虚心向各参会学校学习,立德树人,共同为推动中国高校工程教育内涵发展担当新使命,提出新方案,作出新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法国化学工程师学校联盟主席Frederic Fotiadu、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校长Joerg Steinbach、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格罗宁根大学校长SibrandPoppema、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邓迪大学副校长Tim Newman、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Frank Schwartz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在主题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培养GI3型工程人才”的报告中,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提出,未来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四大要素,即创新创业、跨界整合、国际竞争、绿色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些方面均作了有益探索。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LCS(Lab+Club+Shop)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实践、孵化、创业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同时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跨界整合能力方面,提出了“人人知工程,工程为人人”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文理工交流的课程体系,通过文理工的交汇,使工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就成立了国际工程师学院,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走向世界,并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如华理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通过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的专业。工程人才一定要关注环境、关注健康、关注人类的安全,因此,华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工程意识。与企业携手共建EHS课程,加强本科生工程伦理教育,同时,还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开设了系列“绿色中国”课程。
法国化学工程师学校联盟(The Federation Gay-Lussac)是由法国20所专长于化学及化学工程领域精英人才培养及尖端科研的法国高等院校组成,目前已为法国及世界化学化工企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联盟主席Frederic Fotiadu在“服务型学习工程教育中的软实力”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法国化学工程师学校联盟培养的工程师不单是应用型的,还包括外语能力、人文学科、团队精神、公众演讲能力、如何设计教学资料,以及通过服务型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Frederic Fotiadu以辅助教育项目为例,说明软实力的重要性。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学生可参与一些体验式的活动,不但可以师生互动、启发好奇心,并且还能拓宽思路。他所在的马赛中央理工大学,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二年级学生都参与了该类项目,并且90%的学生都觉得这样的体验对其成长成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工程教育到底该如何转型和变革?在主题报告后的专题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们针对工程教育软实力、“新工科”建设、如何提高工程教育内涵及新时代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等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