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丁佳 王佳雯 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6 9:05:16
选择字号:
中科院领导慰问老领导老科学家老同志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本报记者丁佳摄

■本报记者 倪思洁 丁佳 王佳雯 李晨阳

2017年春节将至,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看望了部分在京的院老领导、老专家和老同志;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走访慰问了院老领导、老专家和老同志,为他们送去新春的问候与祝福。

白春礼前往看望了中科院老领导周光召、路甬祥、王佛松、李静海、王德顺,与老一辈科学家赵忠贤、张存浩、唐有祺共话科技前沿。刘伟平先后看望了中科院老领导方新、李振声、孙鸿烈、王佛松,慰问老一辈科学家王绶琯、于敏,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谈发展,话家常,忆往昔峥嵘岁月,征求意见建议。

1月15日,白春礼、刘伟平出席了中国科学院机关离退休老同志春节团拜会。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党组向机关及全院离退休老同志拜年,祝贺老同志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关注老同志所思所想、所急所困,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抓好中央有关精神和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让老同志们快乐生活、安度晚年。

1月11日,白春礼专程前往医院,看望了病重的李佩先生。院工作会期间,白春礼等院领导还集体慰问了余志华、胡启恒、郭传杰、杨柏龄、王庭大、詹文龙等几位老领导以及杨玉良、傅伯杰和李树深等几位学部主任,与他们共叙情谊,畅谈发展。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等也分别走访慰问了有关同志。

论发展:“这是我们奋战过的地方”

1月22日,白春礼来到北京医院,看望中科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周光召。周光召上午一般都在休息,但听说白春礼要来,就一直等待着。白春礼来到病房,握住周光召的手,向家属询问起老人的健康状况,并专门嘱托工作人员要解决好接待看望人员时人手不足的问题。

家属告诉白春礼,周老最感兴趣的还是中科院的事,每每听家人读报读到“中科院”几个字,眼睛都会放光,着急了还会抢过报纸来看。

就着一盏热茶,白春礼向中科院原副院长王佛松细数了中科院近来的工作进展。

“作为一个老中科院人,看到你们取得这么多的成果,我由衷感到骄傲。”王佛松感慨道,“现在中科院有这么好的领导班子,这么优秀的科研团队,我很高兴,也充满了信心,我坚信新的一年你们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绩。”

王佛松还对当前北方频发的雾霾尤为关注。白春礼说,当前大气灰霾污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这既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启动了大气灰霾先导专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大气灰霾的防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良好基础。

1月20日一早,白春礼来到小汤山医院慰问中科院原纪检组长王德顺。

在白春礼的搀扶下,原本起身迎接的王德顺坐了下来。落座之后,白春礼仔细向家属询问了王德顺的身体情况,并向王德顺介绍了去年中科院的工作进展。

白春礼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科院把早日实现“科技强国梦”作为历史使命,按照“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为使命,认真组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系统谋划“十三五”改革创新发展。

“太好了!这是我们奋战过的地方。”王德顺听完白春礼的介绍后欣慰地说。

聊科研:“成果如此辉煌”

1月22日,白春礼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科院原院长、党组书记路甬祥家中。两人一落座,就热烈地讨论起中科院的一系列“亮点”工作。

路甬祥特别关心中科院主持建设的大科学工程,称赞了中科院在建设“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付出的卓绝努力。路甬祥还对清洁能源领域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构想。

白春礼介绍,中科院煤制油技术在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工业生产装置上建成投产,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体装置,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科院过程所与兖矿集团合作,推广解耦燃煤炉,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对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家中,当白春礼将中科院2016年月度重大科技成果的小册子递到张先生手中时,张存浩由衷地感慨:“成果如此辉煌。”

白春礼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及4项重大成果,其中“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这三项都是中科院作出的,而另一项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科院也参与了重要工作。此外,中科院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模式基本确立;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并返回;在国际上率先揭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模式;中国生态环境变化十年评估报告发布;我国深海科学考察挺进万米时代;世界最大面积中阶梯光栅研制成功;国际先进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开工建设等。

白春礼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年来,中科院人锐意进取,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系统谋划和推进“十三五”改革创新发展。全院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效益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显现,各项工作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十三五”赢得了“开门红”。

他说,这些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与中科院在“十二五”初期的战略布局有关。“我们按照‘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思路布局了一系列项目,在去年终于厚积薄发,成果集中产出。”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像张存浩这样的老一代中科院人打下的坚实基础。”

忆往事:“讲好更多中科院故事”

1月25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紧凑的办公室里,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与前来拜访的白春礼促膝长谈。白春礼再次向赵忠贤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荣誉表示祝贺:“您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超导研究,坚持把冷板凳坐热,太不容易。”

赵忠贤与白春礼一同回忆了老一辈中科院人为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提到了许多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们不但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中科院故事。”赵忠贤说。

白春礼表示赞同。他说,中科院长期积累的知识、人才、成果,为国家许多领域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挖掘这些故事,不但能让更多人了解老一代科学家对祖国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会对青年一代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

“感谢白院长每年都来看我父亲。”由于在国外身担教职,唐有祺的女儿已经30年没有回国过年了。看到前来探望的白春礼时,她心里特别感动。

唐有祺已经97岁高龄了,但仍然牵挂着中科院的各项工作,阅读《中国科学报》等报刊,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白春礼握着恩师的手,与他回忆了许多过往的点点滴滴。白春礼还叮嘱工作人员要时常帮助照顾老人的起居。“有什么我们能做的,请尽管开口”。

窗外,寒风凛冽,冬意正浓;屋内,双手紧握,温暖如春。行色匆匆的中科院领导们仍奔走在路上,将新春的祝福和诚挚的心意,送到每位中科院人的心里。

《中国科学报》 (2017-01-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