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10 19:51:26
选择字号:
北京科技创新彰显新优势 摘取多项国家科技大奖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北京共有70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2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1.7%,连续五年超过三成,体现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

北京市科技奖励办相关人士介绍,北京70个获国家科技奖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北京有7个项目获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58.3%,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今年的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均来自北京,显示了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和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实基础。

打造原始创新高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获得了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继2013年、2014年之后,北京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彰显了北京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

2016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主持完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项目成果使我国的中微子研究从无到有并一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且保持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彭练矛课题组完成的“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及集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针对高性能碳基电子学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整套碳纳米管CMOS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无掺杂制备新技术。

2016年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由北京获得,1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北京地区主持完成6项,参与完成2项,凸显了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绝对优势。

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移动通信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团队历经十年,攻克了TDD宽带、高速移动和大容量等全球技术难题以及大带宽高速率、多模多频、低功耗、复杂干扰等4G产品难题,研制出TD-LTE高集成度28nm “五模十三频”芯片,建成优质4G网络,主导的TD-LTE国际标准成为两大主流4G国际标准之一,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从边缘到主流、从低端到高端、从跟随到领先”的历史性突破,带动了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

高端成果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获奖项目中,涌现出一批以高端技术突破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解决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性技术瓶颈的优秀科技成果,为促进首都经济转型升级,培育高端产业发展新优势增添了新的动力。

由清华大学和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北京市和相关部委科技计划支持下,项目以提升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采用产学研结合方式,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突破、标准制定、产业化及产业链建设到海内外推广应用,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行业跨越式跻身世界前列。

另外,项目针对我国广播电视更新换代的需求,发明了QC-LDPC纠错编码专利技术,创新多域时钟协同处理、等效星座扩展映射、时域并行采样率变换等关键技术,支持了我国数字电视强制国标升级为国际标准的历史性突破,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和地区采用DTMB标准,近三年实现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达674亿元。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汤广福研究团队完成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北京市科技计划支持下,项目针对制约我国“西电东送”实施的战略性高端电力核心装备──换流阀开展研究,在多物理场综合调控、晶闸管串联宽频均衡、强电磁环境触发与保护、多应力等效试验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研制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换流阀,并在锦屏至苏南等6条特高压直流工程中规模化应用,综合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截至2015 年底,新签合同35亿元,相关工程累计送电超2000亿千瓦时,产生经济效益1400 亿元,减排二氧化碳1.8 亿吨,促进了东中部地区的环境治理。

由清华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新一代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以发展先进的立体视觉技术,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为目标,历经十余年持续攻关,率先开展了新一代立体视觉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在高动态立体快速感知技术、宽视场高分辨率重光照技术和编码焦栈层析重建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成果及装备,带动了立体视觉检测自主品牌崛起,实现了立体视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也得到了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的支持。

惠民成果展现科技福音

2016年还产生了一批保障民生的惠民成果,这些成果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提升了社会发展水平,展现了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福音。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的“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北京市科技计划支持下,研究团队以降低脑血管病复发率和致残率为目标,提出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和防治措施;开创了“双重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新技术,使90天复发风险在不增加出血的前提下降低32%;获药物发明专利1项,并进入临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卫锋、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李建军等联合完成的“基于移动位置数据的城市出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提出了将移动位置数据作为新型数据源的创新思路,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交通工程问题转变为实时海量信息处理问题,解决了采用移动位置数据计算路况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开放性服务难题,研制了国内首个且最大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项目成果在国内实现多个第一,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针对我国奶牛育种的落后状况和我国奶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迫切需求,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发掘了一批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研发了奶牛遗传缺陷和亲子关系的分子鉴定技术,形成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