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现在全国有约200所高校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
一提到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话题,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会是2014年曾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600所本科转高职”事件,虽然最后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有误,但自此之后,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政策趋势并没有改变。而此次教育部透露有200所高校已经在进行试点,更加说明这一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只是,笔者对所谓“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说法有些微词——为什么必须要“推动”,而非“引导”呢?
在中国的汉语语境中,“推动”更多的是借助外部力量使某项事物前进。换言之,对普通高校转型的“推动”,强调的是行政力量的作用,而如果是“引导”的话,则强调的是调动高校本身的内在力量,使其主动寻求转型。
在此,笔者并非针对某一个字眼吹毛求疵,而是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已经有太多初衷很好,但就是因为过于追求“推动”而忽略“引导”,最终效果不佳的事例了。
必须承认,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本科转型的考虑是完全正确的,也契合了我国对当前高等教育布局的优化。但长期以来,我国应用型院校和研究型院校之间所存在的地位不平等现象已经根深蒂固,这也就产生了国内高校集体向“研究型”看齐的强大内在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首先纠正这种不公平现象(包括思想方面,更包括政策、资金方面),抵消之前高校的内在动力,并通过政策和观念引导,使高校能够真正根据经济社会的新需求,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作出新的选择,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普通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型将仅仅只是一场“运动”,一旦教育主管部门的“外力”消失,高校依然会在“内心动力”的驱动下,追求“高大上”的研究型道路。如此一来,我们之前的努力除了空耗精力和资源,还有什么用呢?
《中国科学报》 (2017-01-03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