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春生)由山西农业大学开展的“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通过田间验收。验收组认为,该项集成技术独辟蹊径,增产效果显著,并建议科研人员进一步优化技术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盐碱地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在示范田验收现场,集成技术改良后的30亩重度盐碱地和近600亩轻度盐碱地,玉米长得郁郁葱葱,收获在即。而同一地块的传统耕作盐碱对照田,植株矮小、籽粒欠缺。
专家组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比对测量。改良盐碱地生长的玉米植株,成活率均达95%以上,株高比对照增加29.4厘米,茎粗平均增长3.4毫米,玉米产量比对照组平均增产20%以上。
据悉,改良集成技术以测土配方为前提,对重度、中度和轻度盐碱地,分别施入“量身定做”的改良剂,从而降低土壤pH值、提升土地肥力。改良剂以糖类化合物为载体,引入降碱的活性基团,土壤中盐分上升时,遇到活性基团,即可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剩余的糖类化合物载体,可作为养分被植物、土壤微生物吸收利用。
《中国科学报》 (2016-09-29 第4版 综合)